千家信息网

Ceph中容量计算与管理的示例分析

发表于:2025-01-26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6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Ceph中容量计算与管理的示例分析,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完!Ceph中的容量计算与管理在部署完Ceph集群之后,一般地我们可以通过Ceph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6日Ceph中容量计算与管理的示例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Ceph中容量计算与管理的示例分析,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完!

Ceph中的容量计算与管理

在部署完Ceph集群之后,一般地我们可以通过Ceph df这个命令来查看集群的容量状态,但是Ceph是如何计算和管理的呢?相信大家都比较好奇。因为用过 ceph df这个命令的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它的输出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为什么所有pool的可用空间有时候等于GLOBAL中的可用空间,有时候不等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ceph df的实现,来看看Ceph是如何计算容量和管理容量的。

一般情况下ceph df的输出如下所示:

ceph-df

[root@study-1 ~]# ceph dfGLOBAL:    SIZE     AVAIL      RAW USED     %RAW USED     196G     99350M       91706M         45.55 POOLS:    NAME           ID     USED       %USED     MAX AVAIL     OBJECTS     rbd            1      20480k      0.02        49675M          11     x              2         522         0        49675M          11

GLOBAL 维度中有SIZE,AVAIL,RAW USED,%RAW USED。从上面的输出可以看到,ceph对容量的计算其实是分为两个维度的。一个是GLOBAL维度,一个是POOLS的维度。

POOLS 维度中有 USED,%USED,MAX AVAIL,OBJECTS。

我们这里先把注意力放在RAW USED,和AVAIL上。这个两个分析清楚之后,其它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我们粗略算一下GLOBAL中的RAW USED 为91706M,明显大于下面pool 中USED 20480k*3 + 522bytes*3啊。而且各个pool的MAX AVAIL 相加并不等于GLOBAL中的AVAIL。我们需要深入代码分析一下为什么。

分析

Ceph 命令基本上都是首先到Montior这里,如何Monitor能处理请求,就直接处理,不能就转发。

我们看看Monitor是如何处理ceph df这个命令的。Monitor处理命令主要是在Monitor::hanlde_command函数里。

handle_command

else if (prefix == "df") {      bool verbose = (detail == "detail");      if (f)        f->open_object_section("stats");      pgmon()->dump_fs_stats(ds, f.get(), verbose);      if (!f)        ds << '\n';      pgmon()->dump_pool_stats(ds, f.get(), verbose);      if (f) {        f->close_section();        f->flush(ds);        ds << '\n';      }    }

dump_fs_stats 对应GLOBAL这个维度。dump_pool_stats对应POOLS这个维度。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知道,主要是两个函数完成了df命令的输出。一个是pgmon()->dump_fs_stats,另一个是pgmon()->dump_pool_stats。

  • GLOBAL维度

从PGMonitor::dump_fs_stats开始:

dump_fs_stats

void PGMonitor::dump_fs_stats(stringstream &ss, Formatter *f, bool verbose) const{  if (f) {    f->open_object_section("stats");    f->dump_int("total_bytes", pg_map.osd_sum.kb * 1024ull);    f->dump_int("total_used_bytes", pg_map.osd_sum.kb_used * 1024ull);    f->dump_int("total_avail_bytes", pg_map.osd_sum.kb_avail * 1024ull);    if (verbose) {      f->dump_int("total_objects", pg_map.pg_sum.stats.sum.num_objects);    }    f->close_section();  }

stat_pg_update

void OSDService::update_osd_stat(vector& hb_peers){  Mutex::Locker lock(stat_lock);  osd_stat.hb_in.swap(hb_peers);  osd_stat.hb_out.clear();  osd->op_tracker.get_age_ms_histogram(&osd_stat.op_queue_age_hist);  // fill in osd stats too  struct statfs stbuf;  int r = osd->store->statfs(&stbuf);  if (r < 0) {    derr << "statfs() failed: " << cpp_strerror(r) << dendl;    return;  }  uint64_t bytes = stbuf.f_blocks * stbuf.f_bsize;  uint64_t used = (stbuf.f_blocks - stbuf.f_bfree) * stbuf.f_bsize;  uint64_t avail = stbuf.f_bavail * stbuf.f_bsize;  osd_stat.kb = bytes >> 10;  osd_stat.kb_used = used >> 10;  osd_stat.kb_avail = avail >> 10;  osd->logger->set(l_osd_stat_bytes, bytes);  osd->logger->set(l_osd_stat_bytes_used, used);  osd->logger->set(l_osd_stat_bytes_avail, avail);  check_nearfull_warning(osd_stat);  dout(20) << "update_osd_stat " << osd_stat << dendl;

可以看到相关字段数值的输出主要依赖pg_map.osd_sum的值,而osd_sum是各个osd_stat的总和。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单个osd的osd_stat_t是如何计算的。


FIleStore::statfs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update_osd_stat 主要是通过osd->store->statfs(&stbuf),来更新osd_stat的。因为这里使用的是Filestore,所以需要进入FileStore看其是如何statfs的。

int FileStore::statfs(struct statfs *buf){  if (::statfs(basedir.c_str(), buf) < 0) {    int r = -errno;    assert(!m_filestore_fail_eio || r != -EIO);    assert(r != -ENOENT);    return r;  }  return 0;}

可以看到上面FileStore主要是通过::statfs()这个系统调用来获取信息的。这里的basedir.c_str()就是data目录。所以osd_sum计算的就是将所有osd 数据目录的磁盘使用量加起来。回到上面的输出,因为我使用的是一个磁盘上的目录,所以在statfs的时候,会把该磁盘上的其它目录也算到Raw Used中。回到上面的输出,因为使用两个OSD,且每个OSD都在同一个磁盘下,所以GLOBAL是这么算的

同上,就知道Ceph如何算Raw Used,AVAIL的。

  • POOLS维度

从PGMonitor::dump_pool_stats()来看,该函数以pool为粒度进行循环,通过 pg_map.pg_pool_sum来获取pool的信息。其中USED,%USED,OBJECTS是根据pg_pool_sum的信息算出来的。而MAX AVAIL 是单独算出来的。

这里有一张图,可以帮助同学们梳理整个的流程。中间仅取了一些关键节点。有一些省略,如想知道全貌,可以在PGMonitor::dump_pool_stats查阅。

通过分析代码我们知道,pool的使用空间(USED)是通过osd来更新的,因为有update(write,truncate,delete等)操作的的时候,会更新ctx->delta_stats,具体请见ReplicatedPG::do_osd_ops。举例的话,可以从处理WRITE的op为入手点,当处理CEPH_OSD_OP_WRITE类型的op的时候,会调用write_update_size_and_usage()。里面会更新ctx->delta_stats。当IO处理完,也就是applied和commited之后,会publish_stats_to_osd()。

这里会将变化的pg的stat_queue_item入队到pg_stat_queue中。然后设置osd_stat_updated为True。入队之后,由tick_timer在C_Tick_WithoutOSDLock这个ctx中通过send_pg_stats()将PG的状态发送给Monitor。这样Monitor就可以知道pg的的变化了。

可用空间,即MAX AVAIL的值,计算稍微有点复杂。Ceph是先计算Available的值,然后根据副本策略再计算MAX AVAIL的值。Available的值是在get_rule_avail()中计算的。在该函数中通过get_rule_weight_osd_map()算出来一个有weight的osd列表。

注意这里的weight一般是小于1的,因为它除以了sum。而sum就是pool中所有osd weight的总和。在拿到weight列表后,就会根据pg_map.osd_stat中kb_avail的值进行除以weight,选出其中最小的,作为Available的值。

这么描述有些抽象了,具体举一个例子。比如这里我们的pool中有三个osd,假设kb_avail都是400G

即,

{osd_0: 0.9, osd_1, 0.8, osd_2: 0.7}。计算出来的weight值是{osd_0: 0.9/2.4,osd_1: 0.8/2.4,osd_2: 0.7/2.4}

这样后面用osd的available 空间除以这里的weight值,这里的Available的值就是400G*0.7/2.4。这里附上一个公式,可能更直观一些。

然后根据你的POOL的副本策略不同,POOL的AVAL计算方式也不同。如果是REP模式,就是直接除以副本数。如果是EC模式,则POOL的AVAL是Available * k / (m + k)。

所以一般情况下,各个POOL的MAX AVAIL之和与GLOBAL的AVAIL是不相等的,但是可以很接近(相差在G级别可以忽略为接近)。

总结

分析到这里,我们知道CEPH中容量的计算是分维度的,如果是GLOBAL维度的话,因为使用的是osd的所在磁盘的statfs来计算所以还是比较准确的。而另一个维度POOLS

由于需要考虑到POOL的副本策略,CRUSH RULE,OSD WEIGHT,计算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容量的管理主要是在OSD端,且OSD会把信息传递给MON,让MON来维护。

计算osd weight值比较复杂,这里附上算weight的函数,添加了一些注释,有助于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分析。

int CrushWrapper::get_rule_weight_osd_map(unsigned ruleno, map *pmap){  if (ruleno >= crush->max_rules)    return -ENOENT;  if (crush->rules[ruleno] == NULL)    return -ENOENT;  crush_rule *rule = crush->rules[ruleno];  // build a weight map for each TAKE in the rule, and then merge them  for (unsigned i=0; ilen; ++i) {    map m;    float sum = 0;    if (rule->steps[i].op == CRUSH_RULE_TAKE) {//如果是take的话,则进入      int n = rule->steps[i].arg1;      if (n >= 0) { // n如果大于等于0的话是osd,否则是buckets    m[n] = 1.0; // 如果是osd的话,因为这里是直接take osd,所有有没有权重已经不重要了    sum = 1.0;      } else { // 不是osd,是buckets的话    list q;    q.push_back(n); // buckets 的id 入队    //breadth first iterate the OSD tree    while (!q.empty()) {      int bno = q.front(); // 取出buckets的id      q.pop_front();  // 出队      crush_bucket *b = crush->buckets[-1-bno]; // 根据序号拿到buckets      assert(b); // 这个buckets必须是存在的      for (unsigned j=0; jsize; ++j) { // 从buckets的items数组中拿相应的bucket        int item_id = b->items[j];          if (item_id >= 0) { //it's an OSD          float w = crush_get_bucket_item_weight(b, j);  // 拿出该osd的weight          m[item_id] = w; // m 入队          sum += w; // weight加和        } else { //not an OSD, expand the child later          q.push_back(item_id);  // 如果不是osd,则添加其item_id,所以这里是一个树的深度遍历        }      }    }      }    }    for (map::iterator p = m.begin(); p != m.end(); ++p) {      map::iterator q = pmap->find(p->first);      // 因为我们这里传入的pmap是没有数据的      // 所以第一次必中,      if (q == pmap->end()) {    (*pmap)[p->first] = p->second / sum;      } else {    // 这里还需要考虑osd在不同的buckets里的情况    q->second += p->second / sum;      }    }  }  return 0;}

以上是"Ceph中容量计算与管理的示例分析"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关注行业资讯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