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信息网

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

发表于:2025-01-17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7日,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吧!Handler被设计出来的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7日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吧!

Handler被设计出来的原因?有什么用?

一种东西被设计出来肯定就有它存在的意义,而Handler的意义就是切换线程。

作为Android消息机制的主要成员,它管理着所有与界面有关的消息事件,常见的使用场景有:

  • 跨进程之后的界面消息处理。

比如Activity的启动,就是AMS在进行进程间通信的时候,通过Binder线程 将消息发送给ApplicationThread的消息处理者Handler,然后再将消息分发给主线程中去执行。

  • 网络交互后切换到主线程进行UI更新

当子线程网络操作之后,需要切换到主线程进行UI更新。

总之一句话,Hanlder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在子线程中无法访问UI的问题。

为什么建议子线程不访问(更新)UI?

因为Android中的UI控件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多线程访问UI控件那还不乱套了。

那为什么不加锁呢?

  • 会降低UI访问的效率。本身UI控件就是离用户比较近的一个组件,加锁之后自然会发生阻塞,那么UI访问的效率会降低,最终反应到用户端就是这个手机有点卡。
  • 太复杂了。本身UI访问时一个比较简单的操作逻辑,直接创建UI,修改UI即可。如果加锁之后就让这个UI访问的逻辑变得很复杂,没必要。

所以,Android设计出了 单线程模型 来处理UI操作,再搭配上Handler,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子线程访问UI的 崩溃原因 和 解决办法?

崩溃发生在ViewRootImpl类的checkThread方法中:

    void checkThread() {
if (m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throw new CalledFromWrongThreadException(
"Only the original thread that created a view hierarchy can touch its views.");
}
}

其实就是判断了当前线程 是否是 ViewRootImpl创建时候的线程,如果不是,就会崩溃。

而ViewRootImpl创建的时机就是界面被绘制的时候,也就是onResume之后,所以如果在子线程进行UI更新,就会发现当前线程(子线程)和View创建的线程(主线程)不是同一个线程,发生崩溃。

解决办法有三种:

  • 在新建视图的线程进行这个视图的UI更新,主线程创建View,主线程更新View。
  • ViewRootImpl创建之前进行子线程的UI更新,比如onCreate方法中进行子线程更新UI。
  • 子线程切换到主线程进行UI更新,比如 Handler、view.post方法。

MessageQueue是干嘛呢?用的什么数据结构来存储数据?

看名字应该是个队列结构,队列的特点是什么?先进先出,一般在队尾增加数据,在队首进行取数据或者删除数据。

Hanlder中的消息似乎也满足这样的特点,先发的消息肯定就会先被处理。但是,Handler中还有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延时消息。

延时消息的存在就让这个队列有些特殊性了,并不能完全保证先进先出,而是需要根据时间来判断,所以Android中采用了链表的形式来实现这个队列,也方便了数据的插入。

来一起看看消息的发送过程,无论是哪种方法发送消息,都会走到sendMessageDelayed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sendMessageDelayed(@NonNull Message msg, long delayMillis) {
if (delayMillis < 0) {
delayMillis = 0;
}
return sendMessageAtTime(msg,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delayMillis);
}

public boolean sendMessageAtTime(@NonNull Message msg, long uptimeMillis) {
MessageQueue queue = mQueue;
return enqueueMessage(queue, msg, uptimeMillis);
}

sendMessageDelayed方法主要计算了消息需要被处理的时间,如果delayMillis为0,那么消息的处理时间就是当前时间。

然后就是关键方法enqueueMessage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 msg, long when) {
synchronized (this) {
msg.markInUse();
msg.when = when;
Message p = mMessages;
boolean needWake;
if (p == null || when == 0 || when < p.when) {
msg.next = p;
mMessages = msg;
needWake = mBlocked;
} else {
needWake = mBlocked && p.target == null && msg.isAsynchronous();
Message prev;
for (;;) {
prev = p;
p = p.next;
if (p == null || when < p.when) {
break;
}
if (needWake && p.isAsynchronous()) {
needWake = false;
}
}
msg.next = p;
prev.next = msg;
}

if (needWake) {
nativeWake(mPtr);
}
}
return true;
}

不懂得地方先不看,只看我们想看的:

  • 首先设置了 Message的when字段,也就是代表了这个消息的处理时间
  • 然后判断当前队列是不是为空,是不是即时消息,是不是执行时间when大于表头的消息时间,满足任意一个,就把当前消息msg插入到表头。
  • 否则,就需要遍历这个队列,也就是 链表,找出when小于某个节点的when,找到后插入。

好了,其他内容暂且不看,总之,插入消息就是通过消息的执行时间,也就是when字段,来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链表。

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死循环,使用快慢指针p和prev,每次向后移动一格,直到找到某个节点p的when大于我们要插入消息的when字段,则插入到p和prev之间。或者遍历到链表结束,插入到链表结尾。

所以,MessageQueue就是一个用于存储消息、用链表实现的特殊队列结构。

延迟消息是怎么实现的?

总结上述内容,延迟消息的实现主要跟消息的统一存储方法有关,也就是上文说过的enqueueMessage方法。

无论是即时消息还是延迟消息,都是计算出具体的时间,然后作为消息的when字段进程赋值。

然后在MessageQueue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排when小到大排列),并将消息插入到MessageQueue中。

这样,MessageQueue就是一个按照消息时间排列的一个链表结构。

MessageQueue的消息怎么被取出来的?

刚才说过了消息的存储,接下来看看消息的取出,也就是queue.next方法。

    Message next() {
for (;;) {
if (nextPollTimeoutMillis != 0) {
Binder.flushPendingCommands();
}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synchronized (this) {
// Try to retrieve the next message. Return if found.
final long now =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Message prevMsg = null;
Message msg = mMessages;
if (msg != null && msg.target == null) {
do {
prevMsg = msg;
msg = msg.next;
} while (msg != null && !msg.isAsynchronous());
}
if (msg != null) {
if (now < msg.when) {
nextPollTimeoutMillis = (int) Math.min(msg.when - now, Integer.MAX_VALUE);
} else {
// Got a message.
mBlocked = false;
if (prevMsg != null) {
prevMsg.next = msg.next;
} else {
mMessages = msg.next;
}
msg.next = null;
msg.markInUse();
return msg;
}
} else {
// No more messages.
nextPollTimeoutMillis = -1;
}
}
}
}

奇怪,为什么取消息也是用的死循环呢?

其实死循环就是为了保证一定要返回一条消息,如果没有可用消息,那么就阻塞在这里,一直到有新消息的到来。

其中,nativePollOnce方法就是阻塞方法,nextPollTimeoutMillis参数就是阻塞的时间。

那什么时候会阻塞呢?两种情况:

  • 1、有消息,但是当前时间小于消息执行时间,也就是代码中的这一句:
if (now < msg.when) {
nextPollTimeoutMillis = (int) Math.min(msg.when - now, Integer.MAX_VALUE);
}

这时候阻塞时间就是消息时间减去当前时间,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阻塞。

  • 2、没有消息的时候,也就是上述代码的最后一句:
if (msg != null) {} 
else {
// No more messages.
nextPollTimeoutMillis = -1;
}

-1就代表一直阻塞。

MessageQueue没有消息时候会怎样?阻塞之后怎么唤醒呢?说说pipe/epoll机制?

接着上文的逻辑,当消息不可用或者没有消息的时候就会阻塞在next方法,而阻塞的办法是通过pipe/epoll机制

epoll机制是一种IO多路复用的机制,具体逻辑就是一个进程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当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者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这个读写操作是阻塞的。在Android中,会创建一个Linux管道(Pipe)来处理阻塞和唤醒。

  • 当消息队列为空,管道的读端等待管道中有新内容可读,就会通过 epoll机制进入阻塞状态。
  • 当有消息要处理,就会通过管道的写端写入内容,唤醒主线程。

同步屏障和异步消息是怎么实现的?

其实在Handler机制中,有三种消息类型:

  • 同步消息。也就是普通的消息。
  • 异步消息。通过setAsynchronous(true)设置的消息。
  • 同步屏障消息。通过postSyncBarrier方法添加的消息,特点是target为空,也就是没有对应的handler。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 正常情况下,同步消息和异步消息都是正常被处理,也就是根据时间when来取消息,处理消息。
  • 当遇到同步屏障消息的时候,就开始从消息队列里面去找异步消息,找到了再根据时间决定阻塞还是返回消息。

也就是说同步屏障消息不会被返回,他只是一个标志,一个工具,遇到它就代表要去先行处理异步消息了。

所以同步屏障和异步消息的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有些消息需要"加急处理"

同步屏障和异步消息有具体的使用场景吗?

使用场景就很多了,比如绘制方法scheduleTraversals

    void scheduleTraversals() {
if (!mTraversalScheduled) {
mTraversalScheduled = true;
// 同步屏障,阻塞所有的同步消息
mTraversalBarrier = mHandler.getLooper().getQueue().postSyncBarrier();
// 通过 Choreographer 发送绘制任务
mChoreographer.postCallback(
Choreographer.CALLBACK_TRAVERSAL, mTraversalRunnable, null);
}
}


Message msg = mHandler.obtainMessage(MSG_DO_SCHEDULE_CALLBACK, action);
msg.arg1 = callbackType;
msg.setAsynchronous(true);
mHandler.sendMessageAtTime(msg, dueTime);

在该方法中加入了同步屏障,后续加入一个异步消息MSG_DO_SCHEDULE_CALLBACK,最后会执行到FrameDisplayEventReceiver,用于申请VSYNC信号。

Message消息被分发之后会怎么处理?消息怎么复用的?

再看看loop方法,在消息被分发之后,也就是执行了dispatchMessage方法之后,还偷偷做了一个操作--recycleUnchecked

    public static void loop() {
for (;;) {
Message msg = queue.next(); // might block

try {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
}

msg.recycleUnchecked();
}
}

//Message.java
private static Message sPool;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POOL_SIZE = 50;

void recycleUnchecked() {
flags = FLAG_IN_USE;
what = 0;
arg1 = 0;
arg2 = 0;
obj = null;
replyTo = null;
sendingUid = UID_NONE;
workSourceUid = UID_NONE;
when = 0;
target = null;
callback = null;
data = null;

synchronized (sPoolSync) {
if (sPoolSize < MAX_POOL_SIZE) {
next = sPool;
sPool = this;
sPoolSize++;
}
}
}

recycleUnchecked方法中,释放了所有资源,然后将当前的空消息插入到sPool表头。

这里的sPool就是一个消息对象池,它也是一个链表结构的消息,最大长度为50。

那么Message又是怎么复用的呢?在Message的实例化方法obtain中:

    public static Message obtain() {
synchronized (sPoolSync) {
if (sPool != null) {
Message m = sPool;
sPool = m.next;
m.next = null;
m.flags = 0; // clear in-use flag
sPoolSize--;
return m;
}
}
return new Message();
}

直接复用消息池sPool中的第一条消息,然后sPool指向下一个节点,消息池数量减一。

Looper是干嘛呢?怎么获取当前线程的Looper?为什么不直接用Map存储线程和对象呢?

在Handler发送消息之后,消息就被存储到MessageQueue中,而Looper就是一个管理消息队列的角色。Looper会从MessageQueue中不断的查找消息,也就是loop方法,并将消息交回给Handler进行处理。

而Looper的获取就是通过ThreadLocal机制: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 s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

private static void prepare(boolean quitAllowed) {
if (sThreadLocal.ge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Only one Looper may be created per thread");
}
sThreadLocal.set(new Looper(quitAllowed));
}

public static @Nullable Looper myLooper() {
return sThreadLocal.get();
}

通过prepare方法创建Looper并且加入到sThreadLocal中,通过myLooper方法从sThreadLocal中获取Looper。

ThreadLocal运行机制?这种机制设计的好处?

下面就具体说说ThreadLocal运行机制。

//ThreadLocal.java
public T get() {
Thread t = 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LocalMap map = getMap(t);
if (map != null) {
ThreadLocalMap.Entry e = map.getEntry(this);
if (e != null)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T result = (T)e.value;
return result;
}
}
return setInitialValue();
}

public void set(T value) {
Thread t = 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LocalMap map = getMap(t);
if (map != null)
map.set(this, value);
else
createMap(t, value);
}

ThreadLocal类中的get和set方法可以大致看出来,有一个ThreadLocalMap变量,这个变量存储着键值对形式的数据。

  • key为this,也就是当前ThreadLocal变量。
  • value为T,也就是要存储的值。

然后继续看看ThreadLocalMap哪来的,也就是getMap方法:

    //ThreadLocal.java
ThreadLocalMap getMap(Thread t) {
return t.threadLocals;
}

//Thread.java
ThreadLocal.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s = null;

原来这个ThreadLocalMap变量是存储在线程类Thread中的。

所以ThreadLocal的基本机制就搞清楚了:

在每个线程中都有一个threadLocals变量,这个变量存储着ThreadLocal和对应的需要保存的对象。

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在不同的线程,访问同一个ThreadLocal对象,但是能获取到的值却不一样。

挺神奇的是不是,其实就是其内部获取到的Map不同,Map和Thread绑定,所以虽然访问的是同一个ThreadLocal对象,但是访问的Map却不是同一个,所以取得值也不一样。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不直接用Map存储线程和对象呢?

打个比方:

  • ThreadLocal就是老师。
  • Thread就是同学。
  • Looper(需要的值)就是铅笔。

现在老师买了一批铅笔,然后想把这些铅笔发给同学们,怎么发呢?两种办法:

  • 1、老师把每个铅笔上写好每个同学的名字,放到一个大盒子里面去(map),用的时候就让同学们自己来找。

这种做法就是Map里面存储的是同学和铅笔,然后用的时候通过同学来从这个Map里找铅笔。

这种做法就有点像使用一个Map,存储所有的线程和对象,不好的地方就在于会很混乱,每个线程之间有了联系,也容易造成内存泄漏。

  • 2、老师把每个铅笔直接发给每个同学,放到同学的口袋里(map),用的时候每个同学从口袋里面拿出铅笔就可以了。

这种做法就是Map里面存储的是老师和铅笔,然后用的时候老师说一声,同学只需要从口袋里拿出来就行了。

很明显这种做法更科学,这也就是ThreadLocal的做法,因为铅笔本身就是同学自己在用,所以一开始就把铅笔交给同学自己保管是最好的,每个同学之间进行隔离。

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ThreadLocal机制?

比如:Choreographer。

public final class Choreographer {

// Thread local storage for the choreographer.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 sThreadInstance =
new ThreadLocal() {
@Override
protected Choreographer initialValue() {
Looper looper = Looper.myLooper();
if (looper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The current thread must have a looper!");
}
Choreographer choreographer = new Choreographer(looper, VSYNC_SOURCE_APP);
if (looper == Looper.getMainLooper()) {
mMainInstance = choreographer;
}
return choreographer;
}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Choreographer mMainInstance;

Choreographer主要是主线程用的,用于配合 VSYNC中断信号。

所以这里使用ThreadLocal更多的意义在于完成线程单例的功能。

可以多次创建Looper吗?

Looper的创建是通过Looper.prepare方法实现的,而在prepare方法中就判断了,当前线程是否存在Looper对象,如果有,就会直接抛出异常:

    private static void prepare(boolean quitAllowed) {
if (sThreadLocal.get() != nul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Only one Looper may be created per thread");
}
sThreadLocal.set(new Looper(quitAllowed));
}

private Looper(boolean quitAllowed) {
mQueue = new MessageQueue(quitAllowed);
m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所以同一个线程,只能创建一个Looper,多次创建会报错。

Looper中的quitAllowed字段是啥?有什么用?

按照字面意思就是是否允许退出,我们看看他都在哪些地方用到了:

    void quit(boolean safe) {
if (!mQuitAllowed)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Main thread not allowed to quit.");
}

synchronized (this) {
if (mQuitting) {
return;
}
mQuitting = true;

if (safe) {
removeAllFutureMessagesLocked();
} else {
removeAllMessagesLocked();
}
}
}

哦,就是这个quit方法用到了,如果这个字段为false,代表不允许退出,就会报错。

但是这个quit方法又是干嘛的呢?从来没用过呢。还有这个safe又是啥呢?

其实看名字就差不多能了解了,quit方法就是退出消息队列,终止消息循环。

  • 首先设置了 mQuitting字段为true。
  • 然后判断是否安全退出,如果安全退出,就执行 removeAllFutureMessagesLocked方法,它内部的逻辑是清空所有的延迟消息,之前没处理的非延迟消息还是需要取处理,然后设置非延迟消息的下一个节点为空(p.next=null)。
  • 如果不是安全退出,就执行 removeAllMessagesLocked方法,直接清空所有的消息,然后设置消息队列指向空(mMessages = null)

然后看看当调用quit方法之后,消息的发送和处理:

//消息发送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 msg, long when) {
synchronized (this) {
if (mQuitting) {
IllegalStateException e =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msg.target + " sending message to a Handler on a dead thread");
Log.w(TAG, e.getMessage(), e);
msg.recycle();
return false;
}
}

当调用了quit方法之后,mQuitting为true,消息就发不出去了,会报错。

再看看消息的处理,loop和next方法:

    Message next() {
for (;;) {
synchronized (this) {
if (mQuitting) {
dispose();
return null;
}
}
}
}


public static void loop() {
for (;;) {
Message msg = queue.next();
if (msg == null) {
// No message indicates that the message queue is quitting.
return;
}
}
}

很明显,当mQuitting为true的时候,next方法返回null,那么loop方法中就会退出死循环。

那么这个quit方法一般是什么时候使用呢?

  • 主线程中,一般情况下肯定不能退出,因为退出后主线程就停止了。所以是当APP需要退出的时候,就会调用quit方法,涉及到的消息是EXIT_APPLICATION,大家可以搜索下。
  • 子线程中,如果消息都处理完了,就需要调用quit方法停止消息循环。

Looper.loop方法是死循环,为什么不会卡死(ANR)?

关于这个问题,强烈建议看看Gityuan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52589

我大致总结下:

  • 1、主线程本身就是需要一只运行的,因为要处理各个View,界面变化。所以需要这个死循环来保证主线程一直执行下去,不会被退出。
  • 2、真正会卡死的操作是在某个消息处理的时候操作时间过长,导致掉帧、ANR,而不是loop方法本身。
  • 3、在主线程以外,会有其他的线程来处理接受其他进程的事件,比如 Binder线程(ApplicationThread),会接受AMS发送来的事件
  • 4、在收到跨进程消息后,会交给主线程的 Hanlder再进行消息分发。所以Activity的生命周期都是依靠主线程的 Looper.loop,当收到不同Message时则采用相应措施,比如收到 msg=H.LAUNCH_ACTIVITY,则调用 ActivityThread.handleLaunchActivity()方法,最终执行到onCreate方法。
  • 5、当没有消息的时候,会阻塞在loop的 queue.next()中的 nativePollOnce()方法里,此时主线程会释放CPU资源进入休眠状态,直到下个消息到达或者有事务发生。所以死循环也不会特别消耗CPU资源。

Message是怎么找到它所属的Handler然后进行分发的?

在loop方法中,找到要处理的Message,然后调用了这么一句代码处理消息: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 

所以是将消息交给了msg.target来处理,那么这个target是啥呢?

找找它的来头:

//Handler
private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Queue queue,Message msg,long uptimeMillis) {
msg.target = this;

return queue.enqueueMessage(msg, uptimeMillis);
}

在使用Hanlder发送消息的时候,会设置msg.target = this,所以target就是当初把消息加到消息队列的那个Handler。

Handler 的 post(Runnable) 与 sendMessage 有什么区别

Hanlder中主要的发送消息可以分为两种:

  • post(Runnable)
  • sendMessage
    public final boolean post(@NonNull Runnable r)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getPostMessage(r), 0);
}
private static Message getPostMessage(Runnable r) {
Message m = Message.obtain();
m.callback = r;
return m;
}

通过post的源码可知,其实post和sendMessage的区别就在于:

post方法给Message设置了一个callback

那么这个callback有什么用呢?我们再转到消息处理的方法dispatchMessage中看看:

    public void dispatchMessage(@NonNull Message msg) {
if (msg.callback != null) {
handleCallback(msg);
} else {
if (mCallback != null) {
if (mCallback.handleMessage(msg)) {
return;
}
}
handleMessage(msg);
}
}

private static void handleCallback(Message message) {
message.callback.run();
}

这段代码可以分为三部分看:

  • 1、如果 msg.callback不为空,也就是通过post方法发送消息的时候,会把消息交给这个msg.callback进行处理,然后就没有后续了。
  • 2、如果 msg.callback为空,也就是通过sendMessage发送消息的时候,会判断Handler当前的mCallback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就交给Handler.Callback.handleMessage处理。
  • 3、如果 mCallback.handleMessage返回true,则无后续了。
  • 4、如果 mCallback.handleMessage返回false,则调用handler类重写的handleMessage方法。

所以post(Runnable) 与 sendMessage的区别就在于后续消息的处理方式,是交给msg.callback还是 Handler.Callback或者Handler.handleMessage

Handler.Callback.handleMessage 和 Handler.handleMessage 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设计?

接着上面的代码说,这两个处理方法的区别在于Handler.Callback.handleMessage方法是否返回true:

  • 如果为 true,则不再执行Handler.handleMessage
  • 如果为 false,则两个方法都要执行。

那么什么时候有Callback,什么时候没有呢?这涉及到两种Hanlder的 创建方式:

    val handler1= object : Handler(){
override fun handleMessage(msg: Message) {
super.handleMessage(msg)
}
}

val handler2 = Handler(object : Handler.Callback {
override fun handleMessage(msg: Message): Boolean {
return true
}
})

常用的方法就是第1种,派生一个Handler的子类并重写handleMessage方法。而第2种就是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派生子类的使用方法,只需要传入一个Callback即可。

Handler、Looper、MessageQueue、线程是一一对应关系吗?

  • 一个线程只会有一个 Looper对象,所以线程和Looper是一一对应的。
  • MessageQueue对象是在new Looper的时候创建的,所以Looper和MessageQueue是一一对应的。
  • Handler的作用只是将消息加到MessageQueue中,并后续取出消息后,根据消息的target字段分发给当初的那个handler,所以Handler对于Looper是可以多对一的,也就是多个Hanlder对象都可以用同一个线程、同一个Looper、同一个MessageQueue。

总结:Looper、MessageQueue、线程是一一对应关系,而他们与Handler是可以一对多的。

ActivityThread中做了哪些关于Handler的工作?(为什么主线程不需要单独创建Looper)

主要做了两件事:

  • 1、在main方法中,创建了主线程的 LooperMessageQueue,并且调用loop方法开启了主线程的消息循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oper.prepareMainLooper();

if (sMainThreadHandler == null) {
sMainThreadHandler = thread.getHandler();
}

Looper.loop();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Main thread loop unexpectedly exited");
}
  • 2、创建了一个Handler来进行四大组件的启动停止等事件处理
final H mH = new H();

class H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IND_APPLICATION = 11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EXIT_APPLICATION = 111;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RECEIVER = 113;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CREATE_SERVICE = 114;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TOP_SERVICE = 116;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IND_SERVICE = 121;

IdleHandler是啥?有什么使用场景?

之前说过,当MessageQueue没有消息的时候,就会阻塞在next方法中,其实在阻塞之前,MessageQueue还会做一件事,就是检查是否存在IdleHandler,如果有,就会去执行它的queueIdle方法。

    private IdleHandler[] mPendingIdleHandlers;

Message next() {
int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1;
for (;;) {
synchronized (this) {
//当消息执行完毕,就设置pendingIdleHandlerCount
if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mMessages == null || now < mMessages.when))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mIdleHandlers.size();
}

//初始化mPendingIdleHandlers
if (mPendingIdleHandlers == null) {
mPendingIdleHandlers = new IdleHandler[Math.max(pendingIdleHandlerCount, 4)];
}
//mIdleHandlers转为数组
mPendingIdleHandlers = mIdleHandlers.toArray(mPendingIdleHandlers);
}

// 遍历数组,处理每个IdleHandler
for (int i = 0; i <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i++) {
final IdleHandler idler = mPendingIdleHandlers[i];
mPendingIdleHandlers[i] = null; // release the reference to the handler

boolean keep = false;
try {
keep = idler.queueIdle();
} catch (Throwable t) {
Log.wtf(TAG, "IdleHandler threw exception", t);
}

//如果queueIdle方法返回false,则处理完就删除这个IdleHandler
if (!keep) {
synchronized (this) {
mIdleHandlers.remove(idler);
}
}
}

// Reset the idle handler count to 0 so we do not run them again.
pendingIdleHandlerCount = 0;
}
}

当没有消息处理的时候,就会去处理这个mIdleHandlers集合里面的每个IdleHandler对象,并调用其queueIdle方法。最后根据queueIdle返回值判断是否用完删除当前的IdleHandler

然后看看IdleHandler是怎么加进去的:

Looper.myQueue().addIdleHandler(new Idle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queueIdle() {
//做事情
return false;
}
});

public void addIdleHandler(@NonNull IdleHandler handler) {
if (handler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Can't add a null IdleHandler");
}
synchronized (this) {
mIdleHandlers.add(handler);
}
}

ok,综上所述,IdleHandler就是当消息队列里面没有当前要处理的消息了,需要堵塞之前,可以做一些空闲任务的处理。

常见的使用场景有:启动优化

我们一般会把一些事件(比如界面view的绘制、赋值)放到onCreate方法或者onResume方法中。但是这两个方法其实都是在界面绘制之前调用的,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这两个方法的耗时会影响到启动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些操作放到IdleHandler中,也就是界面绘制完成之后才去调用,这样就能减少启动时间了。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下可能会有坑。

如果使用不当,IdleHandler会一直不执行,比如在View的onDraw方法里面无限制的直接或者间接调用View的invalidate方法

其原因就在于onDraw方法中执行invalidate,会添加一个同步屏障消息,在等到异步消息之前,会阻塞在next方法,而等到FrameDisplayEventReceiver异步任务之后又会执行onDraw方法,从而无限循环。

HandlerThread是啥?有什么使用场景?

直接看源码:

public class Handl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oper.prepare();
synchronized (this) {
mLooper = Looper.myLooper();
notifyAll();
}
Process.setThreadPriority(mPriority);
onLooperPrepared();
Looper.loop();
}

哦,原来如此。HandlerThread就是一个封装了Looper的Thread类。

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子线程里面更方便的使用Handler。

这里的加锁就是为了保证线程安全,获取当前线程的Looper对象,获取成功之后再通过notifyAll方法唤醒其他线程,那哪里调用了wait方法呢?

    public Looper getLooper() {
if (!isAlive()) {
return null;
}

// If the thread has been started, wait until the looper has been created.
synchronized (this) {
while (isAlive() && mLooper == null) {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return mLooper;
}

就是getLooper方法,所以wait的意思就是等待Looper创建好,那边创建好之后再通知这边正确返回Looper。

IntentService是啥?有什么使用场景?

老规矩,直接看源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Intent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final class Service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public ServiceHandler(Looper looper) {
super(loop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onHandleIntent((Intent)msg.obj);
stopSelf(msg.arg1);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HandlerThread thread = new HandlerThread("IntentService[" + mName + "]");
thread.start();

mServiceLooper = thread.getLooper();
mServiceHandler = new ServiceHandler(mServiceLoop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tart(@Nullable Intent intent, int startId) {
Message msg = mServiceHandler.obtainMessage();
msg.arg1 = startId;
msg.obj = intent;
mServiceHandler.sendMessage(msg);
}

理一下这个源码:

  • 首先,这是一个 Service
  • 并且内部维护了一个 HandlerThread,也就是有完整的Looper在运行。
  • 还维护了一个子线程的 ServiceHandler
  • 启动Service后,会通过Handler执行 onHandleIntent方法。
  • 完成任务后,会自动执行 stopSelf停止当前Service。

所以,这就是一个可以在子线程进行耗时任务,并且在任务执行后自动停止的Service。

BlockCanary使用过吗?说说原理

BlockCanary是一个用来检测应用卡顿耗时的三方库。

上文说过,View的绘制也是通过Handler来执行的,所以如果能知道每次Handler处理消息的时间,就能知道每次绘制的耗时了?那Handler消息的处理时间怎么获取呢?

再去loop方法中找找细节:

public static void loop() {
for (;;) {
// This must be in a local variable, in case a UI event sets the logger
Printer logging = me.mLogging;
if (logging != null) {
logging.println(">>>>> Dispatching to " + msg.target + " " +
msg.callback + ": " + msg.what);
}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

if (logging != null) {
logging.println("<<<<< Finished to " + msg.target + " " + msg.callback);
}
}
}

可以发现,loop方法内有一个Printer类,在dispatchMessage处理消息的前后分别打印了两次日志。

那我们把这个日志类Printer替换成我们自己的Printer,然后统计两次打印日志的时间不就相当于处理消息的时间了?

    Looper.getMainLooper().setMessageLogging(mainLooperPrinter);

public void setMessageLogging(@Nullable Printer printer) {
mLogging = printer;
}

这就是BlockCanary的原理。

说说Hanlder内存泄露问题。

这也是常常被问的一个问题,Handler内存泄露的原因是什么?

"内部类持有了外部类的引用,也就是Hanlder持有了Activity的引用,从而导致无法被回收呗。"

其实这样回答是错误的,或者说没回答到点子上。

我们必须找到那个最终的引用者,不会被回收的引用者,其实就是主线程,这条完整引用链应该是这样:

主线程 -> threadlocal -> Looper -> MessageQueue -> Message -> Handler -> Activity

具体分析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https://juejin.cn/post/6909362503898595342

利用Handler机制设计一个不崩溃的App?

主线程崩溃,其实都是发生在消息的处理内,包括生命周期、界面绘制。

所以如果我们能控制这个过程,并且在发生崩溃后重新开启消息循环,那么主线程就能继续运行。

Handler(Looper.getMainLooper()).post {
while (true) {
//主线程异常拦截
try {
Looper.loop()
} catch (e: Throwable) {
}
}
}

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Handler的作用有哪些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

消息 方法 线程 就是 处理 也就是 时候 时间 阻塞 机制 存储 同学 对象 队列 循环 同步 铅笔 屏障 更新 字段 数据库的安全要保护哪些东西 数据库安全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生产安全数据库录入 数据库的安全性及管理 数据库安全策略包含哪些 海淀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建立农村房屋安全信息数据库 易用的数据库客户端支持安全管理 连接数据库失败ssl安全错误 数据库的锁怎样保障安全 欧盟网络安全指导 科脉可数据库连接设置 服务器和网络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手抄报甘亭中心小学 武汉串口服务器怎么收费 山东pdu服务器电源生产线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类型 安卓sdk运行在云服务器 贵池区现代软件开发服务品质保障 2021全球网络安全数据统计 嘉兴学院服务器管理系统 关于关注网络安全的英语 黄埔高校网络安全建设 服务器海底降温全球温度升高 新闻稿网络安全 如今计算机数据库热点技术 大学生网络安全ppt2022 网络安全风险监测app有哪些 金水区网络安全系统 ar游戏什么软件开发 lol服务器 垃圾 控制台程序c 查询数据库 成都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什么是对网络安全事件分级的标准 管家婆数据服务器登不上 一站式网络技术咨询哪家好 比德鲁伊好的数据库连接池 网络安全信息化工程专业 破解网络安全检测 软件开发者致使软件闪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