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信息网

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

发表于:2025-01-19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9日,本篇内容主要讲解"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学习"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吧!模块化场景为什么需要模块化?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9日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学习"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吧!

模块化场景

为什么需要模块化?

当一个App用户量增多,业务量增长以后,就会有很多开发工程师参与同一个项目,人员增加了,原先小团队的开发方式已经不合适了。

原先的一份代码,现在需要多个人来维护,每个人的代码质量也不相同,在进行代码Review的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容易会产生代码冲突的问题。

同时随着业务的增多,代码变的越来越复杂,每个模块之间的代码耦合变得越来越严重,解耦问题急需解决,同时编译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人员增多,每个业务的组件各自实现一套,导致同一个App的UI风格不一样,技术实现也不一样,团队技术无法得到沉淀。

架构演变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项目架构使用的是MVP模式,这也是最近几年很流行的一个架构方式,下面是项目的原始设计。

随着业务的增多,我们添加了Domain的概念,Domain从Data中获取数据,Data可能会是Net,File,Cache各种IO等,然后项目架构变成了这样。

再然后随着人员增多,各种基础组件也变的越来越多,业务也很复杂,业务与业务之间还有很强的耦合,就变成了这样的。

使用模块化技术以后,架构变成了这样。

技术要点

这里简单介绍下Android项目实现模块化需要使用的技术以及技术难点。

Library module

在开始开始进行模块化之前,需要把各个业务单独抽取成Android Library Module,这个是Android Studio自带一个功能,可以把依赖较少的,作为基本组件的抽取成一个单独模块。

如图所示,我把各个模块单独分为一个独立的项目。

在主项目中使用gradle添加代码依赖。

// common     compile project(':ModuleBase')     compile project(':ModuleComponent')     compile project(':ModuleService')      // biz     compile project(':ModuleUser')     compile project(':ModuleOrder')     compile project(':ModuleShopping')

Library module开发问题

在把代码抽取到各个单独的Library Module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最常见的就是R文件问题,Android开发中,各个资源文件都是放在res目录中,在编译过程中,会生成R.java文件。R文件中包含有各个资源文件对应的id,这个id是静态常量,但是在Library Module中,这个id不是静态常量,那么在开发时候就要避开这样的问题。

举个常见的例子,同一个方法处理多个view的点击事件,有时候会使用 switch(view.getId()) 这样的方式,然后用 case R.id.btnLogin 这样进行判断,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id不是经常常量,那么这种方式就用不了。

同样开发时候,用的最多的一个第三方库就是ButterKnife,ButterKnife也是不可以用的,在使用ButterKnife的时候,需要用到注解配置一个id来找到对应view,或者绑定对应的各种事件处理,但是注解中的各个字段的赋值也是需要静态常量,那么就不能够使用ButterKnife了。

解决方案有下面几种:

  1. 重新一个Gradle插件,生成一个R2.java文件,这个文件中各个id都是静态常量,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2. 使用Android系统提供的最原始的方式,直接用 findViewById 以及 setOnClickListener 方式。

  3. 设置项目支持Databinding,然后使用Binding中的对象,但是会增加不少方法数,同时Databinding也会有编译问题和学习成本,但是这些也是小问题,个人觉的问题不大。

上面是主流的解决方法,个人推荐的使用优先级为 3 > 2 > 1。

当把个模块分开以后,每个人就可以单独分组对应的模块就行了,不过会有资源冲突问题,个人建议是对各个模块的资源名字添加前缀,比如user模块中的登录界面布局为 activity_login.xml ,那么可以写成这样 us_activity_login.xml 。这样就可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同时Gradle也提供的一个字段 resourcePrefix ,确保各个资源名字正确,具体用法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依赖管理

当完成了Library module后,代码基本上已经很清晰了,跟我们上面的最终架构已经很相似了,有了最基本的骨架,但是还是没有完成,因为还是多个人操作同一个git仓库,各个开发小伙伴还是需要对同一个仓库进行各种fork和pr。

随着对代码的分割,但是主项目app的依赖变多了,如果修改了lib中的代码,那么编译时间是很恐怖的,大概统计了一下,原先在同一个模块的时候,编译时间大概需要2-3min,但是分开以后大概需要5-6min,这个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上面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把各个子module分别使用单独的一个git仓库,这样每个人也只需要关注自己需要的git仓库即可,主仓库使用git submodule的方式,分别依赖各个子模块。

但是这样还是无法解决编译时间过长的问题,我们把各个模块也单独打包,每次子模块开发完成以后,发布到maven仓库中,然后在主项目中使用版本进行依赖。

举个例子,比如进行某一版本迭代,这个版本叫1.0.0,那么各个模块的版本也叫同样的版本,当版本完成测试发布后,对各个模块打对应版本的tag,然后就很清楚的了解各模块的代码分布。

gradle依赖如下。

// common     compile 'cn.mycommons:base:1.0.0'     compile 'cn.mycommons:component:1.0.0'     compile 'cn.mycommons:service:1.0.0'      // biz     compile 'cn.mycommons:user:1.0.0'     compile 'cn.mycommons:order:1.0.0'     compile 'cn.mycommons:shopping:1.0.0'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各个模块已经分开开发,那么如果进行开发联调,别急,这个问题暂时保留,后面会对这个问题后面再表。

数据通信

当一个大项目拆成若干小项目时候,调用的姿势发生了少许改变。我这边总结了App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几种方式。

  • 页面跳转,比如在订单页面下单时候,需要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如果没有则需要跳到登录界面。

  • 主动获取数据,比如在下单时候,用户已经登录,下单需要传递用户的基本信息。

  • 被动获得数据,比如在切换用户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更新数据,如订单页面,需要把原先用户的购物车数据给清空。

再来看下App的架构。

***个问题,原先的方式,直接指定某个页面的ActivityClass,然后通过intent跳转即可,但是在新的架构中,由于shopping模块不直接依赖user,那么则不能使用原始的进行跳转,我们解决方式使用Router路由跳转。

第二个问题,原先的方式有个专门的业务单利,比如UserManager,直接可以调用即可,同样由于依赖发生了改变,不能够进行调用。解决方案是所有的需要的操作,定义成接口放在Service中。

第三个问题,原先的方式,可以针对事件变化提供回调接口,当我需要监听某个事件时候,设置回调即可。

页面路由跳转

如上分析,原先方式代码如下。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User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但是使用Router后,调用方式改变了。

RouterHelper.dispatch(getContext(), "app://user");

具体的原理是什么,很简单的,做一个简单的映射匹配即可,把 "app://user" 与 UserActivity.class 配对,具体的就是定义一个Map,key是对应的Router字符,value是Activity的class。在跳转时候从map中获取对应的ActivityClass,然后在使用原始的方式。

可能有人的会问,要向另外一个页面传递参数怎么办,没事我们可以在router后面直接添加参数,如果是一个复杂的对象那么可以把对象序列化成json字符串,然后再从对应的页面通过反序列化的方式,得到对应的对象。

例如:

RouterHelper.dispatch(getContext(), "app://user?id=123&obj={"name":"admin"}");

注:上面的router中json字符串是需要url编码的,不然会有问题的,这里只是做个示例。

除了使用Router进行跳转外,我想了一下,可以参考Retrofit方式,直接定义跳转Java接口,如果需要传递额外参数,则以函数参数的方式定义。

这个Java接口是没有实现类的,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方式,然后接下来的方式,和使用Router的方式一样。

那么这总两种方式有什么优缺点呢。

Router方式:

  • 有点:不需要高难度的技术点,使用方便,直接使用字符串定义跳转,可以好的往后兼容

  • 缺点:因为使用的是字符串配置,如果字符输入字符,则很难发现bug,同时也很难知道某个参数对应的含义

仿Retrofit方式:

  • 因为是Java接口定义,所以可以很简单找到对应的跳转方法,参数定义也很明确,可以直接写在接口定义处,方便查阅。

  • 同样因为是Java接口定义,那么如果需要扩展参数,只能重新定义新方法,这样会出现多个方法重载,如果在原先接口上修改,对应的原先调用方也要做响应的修改,比较麻烦。

上面是两种实现方式,如果有相应同学要实现模块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Interface和Implement

如上分析,如果需要从某个业务中获取数据,我们分别需要定义接口以及实现类,然在获取的时候在通过反射来实例化对象。

下面是简单的代码示例

接口定义

public interface IUserService {      String getUserName(); }

实现类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IUs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ServiceImpl.getUserName";     } }

反射生成对象

public class InjectHelper {      @NonNull     public static AppContext getAppContext() {         return AppContext.getAppContext();     }      @NonNull     public static IModuleConfig getIModuleConfig() {         return getAppContext().getModuleConfig();     }      @Nullable     public static  T getInstance(Class tClass) {         IModuleConfig config = getIModuleConfig();         Class implementClass = config.getServiceImplementClass(tClass);         if (implementClass != null) {             try {                 return implementClass.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null;     } }

实际调用

I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InjectHelper.getInstance(IUserService.class);     if (userService != null) {         Toast.makeText(getContext(), userService.getUserNam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本示例中每次调用都是用反射生成新的对象,实际应用中可能与IoC工具结合使用,比如Dagger2.

EventBus

针对上面的第三个问题,原先设计的使用方式也是可以的,只需要把回调接口定义到对应的service接口中,然后调用方就可以使用。

但是我建议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方式——EventBus,EventBus也是利用观察者模式,对事件进行监听,是设置回调更优雅方式的实现。

优点:不需要定义很多个回调接口,只需要定义事件Class,然后通过Claas的唯一性来进行事件匹配。

缺点:需要定义很多额外的类来表示事件,同时也需要关注EventBus的生命周期,在不需要使用事件时候,需要注销事件绑定,不然容易发生内存泄漏。

映射匹配

上面的介绍的各个模块之间通信,都运涉及到映射匹配问题,在此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涉及到一下三种方式。

Map register

Map register是这样的,全局定义一个Map,各个模块在初始化的时候,分别在初始化的时候注册映射关系。

下面是简单的代码示例,比如我们定义一个模块生命周期,用于初始化各个模块。

public interface IModuleLifeCycle {      void onCreate(IModuleConfig config);      void onTerminate(); }

User模块初始化

public class UserModuleLifeCycle extends SimpleModuleLifeCycle {      public UserModuleLifeCycle(@NonNull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         super(applica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NonNull IModuleConfig config) {         config.registerService(IUserService.class, UserServiceImpl.class);         config.registerRouter("app://user", UserActivity.class);     } }

在Application中完成初始化

public class AppContext extends Application {      private ModuleLifeCycleManager lifeCycleManag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lifeCycleManager = new ModuleLifeCycleManager(this);         lifeCycleManager.onCre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Terminate() {         super.onTerminate();          lifeCycleManager.onTerminate();     }      @NonNull     public IModuleConfig getModuleConfig() {         return lifeCycleManager.getModuleConfig();     } }  public class ModuleLifeCycleManager {      @NonNull     private ModuleConfig moduleConfig;     @NonNull     private final List moduleLifeCycleList;      ModuleLifeCycleManager(@NonNull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         moduleConfig = new ModuleConfig();         moduleLifeCycleList = new ArrayList<>();         moduleLifeCycleList.add(new UserModuleLifeCycle(application));         moduleLifeCycleList.add(new OrderModuleLifeCycle(application));         moduleLifeCycleList.add(new ShoppingModuleLifeCycle(application));     }      void onCreate() {         for (IModuleLifeCycle lifeCycle : moduleLifeCycleList) {             lifeCycle.onCreate(moduleConfig);         }     }      void onTerminate() {         for (IModuleLifeCycle lifeCycle : moduleLifeCycleList) {             lifeCycle.onTerminate();         }     }      @NonNull     IModuleConfig getModuleConfig() {         return moduleConfig;     } }

APT

使用注解的方式配置映射信息,然后生成一个类似Database一样的文件,然后Database文件中包含一个Map字段,Map中记录各个映射信息。

首先需要定义个Annotation。

如: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CLASS)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s {      Class parent(); }

需要实现一个 Annotation Process Tool,来解析自己定义的Annotation。

代码略,此代码有点复杂,暂时不贴了。

编译产生的文件,大概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Implement_$$_Database {      @NonNull     private final Map, Class> serviceConfig;      public Implement_$$_Database() {          serviceConfig = new HashMap<>();         serviceConfig.put(IUserService.class, UserServiceImpl.class);     }      public  Class getServiceImplementClass(Class serviceClass) {         return (Class) serviceConfig.get(serviceClass);     } }

然后利用反射找到 Implement_$$_Database 这个类,然后从方法中找到配对。

public class InjectHelper {      @Nullable     public static  T getInstanceByDatabase(Class tClass) {         Implement_$$_Database database = new Implement_$$_Database();         Class implementClass = database.getServiceImplementClass(tClass);         if (implementClass != null) {             try {                 return implementClass.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null;     } }

然后在需要配置的地方添加注解即可。

@Implements(parent = IUserService.class)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IUs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ServiceImpl.getUserName";     } }

调用姿势。

binding.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InjectHelper.getInstanceByDatabase(IUserService.class);             if (userService != null) {                 Toast.makeText(getContext(), userService.getUserNam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注意点:

有时候,在生成最终的配置文件的时候,文件的名字是固定的,比如上面的 Implement_$$_Database ,最终的路径是这样的 cn.mycommons.implements.database.Implement_$$_Database.java ,然后通过编译到apk中或则是aar中。

但是有个问题,如果各个子模块都使用了这样的插件,那么每个子模块的就会有这个Implement_$$_Database.class,那么就会编译出错。

因为aar中包含的时候class文件,不是java文件,不能在使用APT做处理了。下面有2中解决方案。

  1. 子工程的插件生成的文件包含一定的规则,比如包含模块名字,如 User_Implement_$$_Database.java ,同时修改编译过程,把java文件也打包到aar中,主工程的插件在编译时候,提取aar中的文件,然后合并子工程的所有的代码,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不过技术实现起来比较麻烦。

  2. 同一的方式类似,也是生成有一定规则的的文件,或者在特地package下生成class,这些class再通过接下来的所讲的Gradle Transform方式,生成一个新的Database.class文件。

Gradle Transform

这是Android Gradle编译提供的一个接口,可以供开发自定义一些功能,而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功能生成映射匹配,这种方式和APT类似,APT是运行在代码编译时期,而且Transform是直接扫描class,然后再生成新的class,class中包含Map映射信息。修改class文件,使用的是 javassist 一个第三方库。

下面简单讲述代码实现,后面有机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讲解。

首先定义一个注解,这个注解用于标注一个实现类的接口。

package cn.mycommons.modulebase.annotations;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CLASS)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s {     Class parent(); }

一个测试用的接口以及实现类。

public interface ITest { }   @Implements(parent = ITest.class) public class TestImpl implements ITest {  }

定义一个静态方法,用于获取某个接口的实现类。

package cn.mycommons.modulebase.annotations;  public class ImplementsManag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Map CONFIG = new HashMap<>();      public static Class getImplementsClass(Class parent) {         return CONFIG.get(parent);     } }

如果不使用任何黑科技,直接使用Java技术,那么在定义时候需要主动的往CONFIG这个map中添加配置,但是这里我们利用transform,直接动态的添加。

定义一个 ImplementsPlugin gradle插件。

public class ImplementsPlugin implements Plugin {      @Override     public void apply(Project project) {         AppExtension app = project.getExtensions().getByType(AppExtension.class);         app.registerTransform(new ImplementsTransform(project));     } }

自定义的Transform实现。

public class ImplementsTransform extends Transform {      static final String IMPLEMENTS_MANAGER = "cn/mycommons/modulebase/annotations/ImplementsManager.class"     static final String IMPLEMENTS_MANAGER_NAME = "cn.mycommons.modulebase.annotations.ImplementsManager"     Project project      ImplementsTransform(Project project) {         this.project = project     }      void log(String msg, Object... args) {         String text = String.format(msg, args)          project.getLogger().error("[ImplementsPlugin]:${tex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ImplementsTransform"     }      @Override     public Set getInputTypes() {         return ImmutableSet.of(QualifiedContent.DefaultContentType.CLASSES)     }      @Override     public Set getScopes() {         return ImmutableSet.of(                 QualifiedContent.Scope.PROJECT,                 QualifiedContent.Scope.PROJECT_LOCAL_DEPS,                 QualifiedContent.Scope.SUB_PROJECTS,                 QualifiedContent.Scope.SUB_PROJECTS_LOCAL_DEPS,                 QualifiedContent.Scope.EXTERNAL_LIBRARIES         )     }      @Override     boolean isIncremental()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void transform(TransformInvocation transformInvocation)             throws Transform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IOException {         super.transform(transformInvocation)         long time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g(this.toString() + ".....transform")          TransformOutputProvider outputProvider = transformInvocation.outputProvider         outputProvider.deleteAll()          def classPool = new ClassPool()         classPool.appendSystemPath()          // 记录所有的符合扫描条件的记录         List implementsList = []         // ImplementsManager 注解所在的jar文件         JarInput implementsManagerJar = null          // 扫描所有的文件         transformInvocation.inputs.each {             it.directoryInputs.each {                 classPool.appendClassPath(it.file.absolutePath)                 def dst = outputProvider.getContentLocation(it.name, it.contentTypes, it.scopes, Format.DIRECTORY)                 FileUtils.copyDirectory(it.file, dst)                  project.fileTree(dst).each {                     String clazzPath = it.absolutePath.replace(dst.absolutePath, "")                     clazzPath = clazzPath.replace("/", ".").substring(1)                     if (clazzPath.endsWith(".class")) {                         clazzPath = clazzPath.substring(0, clazzPath.size() - 6)                         CtClass clazz = classPool.get(clazzPath)                         // 如果class中的类包含注解则先收集起来                         Implements annotation = clazz.getAnnotation(Implements.class)                         if (annotation != null) {                             implementsList.add(new Entry(annotation, clazz))                         }                     }                 }             }             it.jarInputs.each {                 classPool.appendClassPath(it.file.absolutePath)                  if (implementsManagerJar == null && isImplementsManager(it.file)) {                     implementsManagerJar = it                 } else {                     def dst = outputProvider.getContentLocation(it.name, it.contentTypes, it.scopes, Format.JAR)                     FileUtils.copyFile(it.file, dst)                      def jarFile = new JarFile(it.file)                     def entries = jarFile.entries()                      // 如果jar中的class中的类包含注解则先收集起来                     while (entries.hasMoreElements()) {                         def jarEntry = entries.nextElement()                         String clazzPath = jarEntry.getName()                         clazzPath = clazzPath.replace("/", ".")                         if (clazzPath.endsWith(".class")) {                             clazzPath = clazzPath.substring(0, clazzPath.size() - 6)                             def clazz = classPool.get(clazzPath)                             Implements annotation = clazz.getAnnotation(Implements.class)                             if (annotation != null) {                                 implementsList.add(new Entry(annotation, clazz))                             }                         }                     }                 }             }         }          log("implementsManagerJar = " + implementsManagerJar)          Map config = new LinkedHashMap<>()          implementsList.each {             def str = it.anImplements.toString();             log("anImplements =" + it.anImplements)             def parent = str.substring(str.indexOf("(") + 1, str.indexOf(")")).replace("parent=", "").replace(".class", "")             log("parent =" + parent)             log("sub =" + it.ctClass.name)              // 收集所有的接口以及实现类的路径             config.put(parent, it.ctClass.name)         }          log("config = " + config)          long time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f (implementsManagerJar != null) {             def implementsManagerCtClass = classPool.get(IMPLEMENTS_MANAGER_NAME)             log("implementsManagerCtClass = " + implementsManagerCtClass)              // 修改class,在class中插入静态代码块,做初始化             def body = "{\n"             body += "CONFIG = new java.util.HashMap();\n"              for (Map.Entry entry : config.entrySet()) {                 body += "CONFIG.put(${entry.key}.class, ${entry.value}.class);\n"             }              body += "}\n"             log("body = " + body)              implementsManagerCtClass.makeClassInitializer().body = body              def jar = implementsManagerJar             def dst = outputProvider.getContentLocation(jar.name, jar.contentTypes, jar.scopes, Format.JAR)             println dst.absolutePath              // 修改完成后,完成后再写入到jar文件中             rewriteJar(implementsManagerJar.file, dst, IMPLEMENTS_MANAGER, implementsManagerCtClass.toBytecode())         }          log("time = " + (time2 - time1) / 1000)     }      static boolean isImplementsManager(File file) {         return new JarFile(file).getEntry(IMPLEMENTS_MANAGER) != null     }      static void rewriteJar(File src, File dst, String name, byte[] bytes) {         dst.getParentFile().mkdirs()          def jarOutput = new Jar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dst))         def rcJarFile = new JarFile(src)          jarOutput.putNextEntry(new JarEntry(name))         jarOutput.write(bytes)          def buffer = new byte[1024]         int bytesRead         def entries = rcJarFile.entries()          while (entries.hasMoreElements()) {             def entry = entries.nextElement()             if (entry.name == name) continue             jarOutput.putNextEntry(entry)              def jarInput = rcJarFile.getInputStream(entry)             while ((bytesRead = jarInput.read(buffer)) != -1) {                 jarOutput.write(buffer, 0, bytesRead)             }             jarInput.close()         }          jarOutput.close()     } }

映射匹配总结

优点:

  • Map:简单明了,很容易入手,不会对编译时间产生任何影响,不会随着Gradle版本的升级而受影响,代码混淆时候不会有影响,无需配置混淆文件。

  • APT:使用简单,使用注解配置,代码优雅,原理是用代码生成的方式生成新的文件。

  • Transform:使用简单,使用注解配置,代码优雅,原理是用代码生成的方式生成新的文件,不过生成的文件的时期和APT不同,会编译时间产生少许影响。

缺点:

  • Map:在需要新添加映射的时候,需要手动添加,不然不会生效,代码不优雅。

  • APT:在编译时期生成文件,会编译时间产生少许影响,同时在不同的Gradle的版本中可能会产生错误或者兼容问题。需要配置混淆设置,不然会丢失文件。技术实现复杂,较难维护。

  • Transform:在编译时期生成文件,会编译时间产生少许影响,同时在不同的Gradle的版本中可能会产生错误或者兼容问题。需要配置混淆设置,不然会丢失文件。技术实现复杂,较难维护。

从技术复杂性以及维护性来看,Map > APT = Transform

从使用复杂性以及代码优雅性来看,Transform > APT > Map

开发调试技巧

Debug

上面介绍了很多关于模块化的概念以及技术难题,当模块化完成以后,再进行完成开发时候还是会遇到不少问题。不如原先代码在一起的时候很方便的进行代码调试。但是进行模块化以后,直接使用的是aar依赖,不能直接修改代码,可以使用下面技巧,可以直接进行代码调试。

在根目录下面创建一个module目录以及module.gradle文件,这个目录和文件是git ignore的,然后把对应的模块代码clone到里面,根目录的setting.gradlew apply module.gradle文件,如下所示,如果需要源码调试,则在module中添加对应的模块。然后在app的依赖中去掉aar依赖,同时添加项目依赖即可。当不需要源码调试好,再修改为到原先代码即可。

try {     apply from: "./module.gradle" } catch (e) { }

module.gradle

include ':ModuleShopping'

比如调试shopping模块

// common     compile 'cn.mycommons:base:1.0.0'     compile 'cn.mycommons:component:1.0.0'     compile 'cn.mycommons:service:1.0.0'      // biz     compile 'cn.mycommons:user:1.0.0'     compile 'cn.mycommons:order:1.0.0'     // compile 'cn.mycommons:shopping:1.0.0'     compile project(':ModuleShopping')

当然还有个更具技术挑战性方案,使用gradle插件的形式,如果发现root项目中包含的模块化的源码,则不适用aar依赖,直接使用源码依赖,当然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不过具有技术挑战性,同时有可能随着Gradle版本的升级,编写的gradle插件也要做相对于的兼容风险,这是只是简单提示一下。

容器设计

上面讲到的如果要调试代码时候,需要完整的运行的整个项目,随着项目的增大,编译时间可能变得很长。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似与主app模块一样,比如我是负责user模块的开发者,那么我只要调试我这个模块就行了,如果需要其他的模块,我可以简单的做一个mock,不是把其他的模块直接依赖过来,这样可以做到调试作用。等到再需要完整项目调试时候,我们在使用上面介绍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省不少开发时间。

还有一种实现调试的方式,比如上面的user模块,目录下面的build.gradle文件是这样的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xxx xxx

我们可以在gradle.properties中设置编译变参数isLibModule,当需要完整调试好,设置为 isLibModule=false ,这样我这个子模块就是一个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这样的模块,是可以单独运行的一个项目

try {     if (isLibModule) {         apply from: "./build_lib.gradle"     }else{         apply from: "./build_app.gradle"     } } catch (e) { }

可能有时候还是需要单独的运行环境,android编译方式有2中,一种是debug,一种是release。当打包成aar的时候,使用的是release方式,我们可以把需要调试的代码全部放到debug中,这样打包的时候就不会把调试的文件发布到aar中。不过这种实现方式,需要对Android项目的目录有较高的认识,才可以熟练使用。

CI

上面介绍的各个模块需要单独到独立的git仓库,同时打包到单独的maven仓库,当开发完成后,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打包,但这个是一个简单和重复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工具来完成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CI系统来搞定这件事情,这里我推荐Jenkins,主流厂商使用jenkins作为CI服务器这个方案。

具体的步骤就是,需要对每个模块的git仓库做web hook,我们公司使用的是git lab,可以对git的各种操作做hook,比如push,merge,tag等。

当代码发送了变化了,我们可以发送事件到CI服务器,CI服务器再对各个事件做处理,比如user模块develop分支有代码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是merge,也有可能是push。我们可以把主项目代码和user项目的代码单独clone下拉,然后编译一下,确认是否有编译问题,如果有编译通过,那么在使用相关gradle命令发布到maven仓库中。

不管每次编译结果怎样,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把结果回馈给开发者,常见的方式是邮件,不过这个信息邮件方式可能很频繁,我们建议使用slack。

到此,相信大家对"Android模块化怎么实现"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来实际操作一番吧!这里是网站,更多相关内容可以进入相关频道进行查询,关注我们,继续学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