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信息网

brilint holdings解读大数据时代的普通人该如何攻与守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在大数据时代,商家的手段就高超多了。比如你的鼠标在淘宝网上某几个位置多停留了几秒,或者你日常散步途中,在某个地方速度突然慢了下来,甚至是你在某个地方按熄了手机屏幕,都有可能成为分析你行为的数据基础。在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brilint holdings解读大数据时代的普通人该如何攻与守

  在大数据时代,商家的手段就高超多了。比如你的鼠标在淘宝网上某几个位置多停留了几秒,或者你日常散步途中,在某个地方速度突然慢了下来,甚至是你在某个地方按熄了手机屏幕,都有可能成为分析你行为的数据基础。

  在过去,人脑算力不足,信息传输效率也不高,这些数据还无法被"充分"利用。但在当今世界,人脑被计算机算法取代,4G乃至5G网络让用户数据传输轻而易举,大数据杀熟便适时登场。

  前瞻网之前的文章曾提到,任何形式的数字内容输入,包括键盘、鼠标交互和触摸屏、GPS定位数据、日常家用电器(物联网)数据,都会成为大数据杀熟的基础数据。

  在算法的帮助下,通过这些基础属性数据,商家就能判断你所在的用户群体、所属人群的特征(如消费能力),判断你的偏好和消费意愿。综合一系列的分析,为你绘制出一幅"画像"。从而,商家可以对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烈的用户展示更高的价格,赚取更多的利益。

  普通人的生存之道

  既然知道大数据杀熟的方法,那么相应的,

  第一种方法:保证数据绝对安全

  大数据杀熟靠得是大数据,防御大数据杀熟,最简单也是最极端的方法是不提供任何数据。在前瞻网之前的文章中,小编曾经提到,用户浏览网页使产生的Cookies、谷歌Analytics可以获取的用户行为以及终端设备的GPS、WiFi等功能,都会在用户不知不觉中成为画像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手机APP会在安装时打着精准推送的幌子,主动向用户索取数据调用权限,而大多数用户一方面贪图便利,另一方面懒得去看具体条款,一般都会应允。

  对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不要让你的隐私数据(包括地理位置、通讯录、相册等)被获取。关闭掉一切非必须的定位许可、照片读取许可、通讯录读取许可,不要连接来路不明的Wi-Fi甚至一些看起来官方的Wi-Fi。

  第二种方法:提供干扰性的数据

  假如你想要网购某样东西,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诉平台,你其实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比如想要在淘宝买碗碟,不要一直在"碗碟"的搜索目录下闲逛,时不时浏览一些其他商品,才会模糊平台对你消费意图的判断。

  另外,你还可以跨平台搜索,表现出一种"不一定要在你这消费"的气势。这是有现实案例的,豆瓣用户"大魔王·桶狗"就曾发文表示,他在A平台下单一桶油之前,发现B平台价格更低,于是转而在B平台下单。回头发现,A平台给他发了一张粮油优惠券。

  对于大数据杀熟,以上是2种比较简便易行的手段,不过从效果上说,这只算是被动防守,而且还要付出无法享受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的代价。如果消费者愿意多花费一些功夫,不仅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甚至可以反守为攻,薅平台的羊毛。

  第三种方法:伪装自己

  这里要理解一点:互联网平台最看重用户流量,有用户才能变现。因此,普通消费者可以针对平台的引流策略做文章,最典型的方法有2种:

  一是假装新用户。对于新用户和流失的老用户,大部分平台会有针对性的拉拢和召回策略,好好利用这一点,可以薅到不少样貌。最典型的例子是阴阳师,用户只要卸载一段时间在回来,就有很高几率抽中×××。

  二是假装价格敏感人群。以麦当劳为例,他们会用优惠券来区分用户群体,价格敏感群体会寻找优惠券购餐,而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往往不会把时间耗在搜索优惠券上。反过来,如果你频频领取优惠券,那么就有很大机会被大数据平台认定是价格敏感者,为了吸引你继续消费,平台可能会给予你更多优惠。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已经产生了试一试的念头,但在付诸实践之前,还请思考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值得吗?

  首先要指出一点,对于大部分杀熟行为,用户最多对其进行道德批判,无法在现实中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因为大数据平台用不同用户行为区分用户群体,再提供差异化的价格,这和麦当劳通过"领优惠券"的行为区分用户群体是一样的。

  早前,法律领域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暂时没法管。

  《价格法》只要求商家"明码标价",没说不能标不同的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但只限于消费者对商品性质和服务内容的知情权,不包括商家与其他消费者已完成的交易;《反垄断法》则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对消费者差别对待,"市场支配地位"难以判断。

  新《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但在平台不公布算法的情况下,你根本无法证明商家是"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差异化定价,如果将限制范围扩大到整个"大数据"系统,那么想来不会再有商家愿意发展相关技术了。

  另外还需注意一点,消费者在消费时,往往会有一些像搜索成本和选择成本这样的隐性成本,而大数据平台的精准推送,能让这部分成本大幅下降。坦然接受被杀熟的消费者往往搜索成本太高,接受这种准确提供信息的增值服务。

  那么,以中断大数据技术发展、极大降低用户消费便利性的代价换取消灭大数据杀熟,值得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