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铤而走险,IPO 前夕与高通对簿公堂
北京时间 10 月 19 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其在备受期待的 IPO 前夕,却选择铤而走险:起诉它的大客户。然而,由于事关如何在新市场分配基于它的技术创造的收入,所以 Arm 恐怕别无选择,只能诉诸法律。
这起诉讼是在 8 月末提交给美国特拉华地区法院的。Arm 在起诉书中指控移动芯片技术公司高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 Arm 的知识产权。本案源自高通去年对创业公司 Nuvia 总额 14 亿美元的收购,后者是一家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设计公司。
此番收购凸显出 Arm 与高通在技术上的相互依赖:这两家公司目前都在业已成熟的智能手机行业之外,寻找能够继续扩张业务的新市场。Nuvia 的第一个设计是一款用于数据中心的 Arm 架构芯片,但高通表示,他们希望利用同样的设计挺进其他尚未广泛采用 Arm 技术的新市场,例如笔记本电脑和汽车。
美国投行 Bernstein Research 分析师斯塔西・拉斯冈(Stacy Rasgon)表示,Arm 很依靠高通等客户将技术引入新的市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成长故事"来为明年启动的 IPO 吸引投资者。"如果只能讲智能手机这一个故事,表现就不会太好。"
然而,Arm 和高通虽然历经数月的谈判,却依然未能就高通如何使用 Nuvia 的技术达成一致。于是,Arm 选择对簿公堂。该公司声称,他们授权给 Nuvia 的许可不得转让,因此要求高通销毁其通过这笔收购获得的所有知识产权。
高通则认为,他们几年前与 Arm 自行签订的授权协议可以覆盖 Nuvia 的技术,因此申请法院立即判决驳回本案。
这起纠纷令外界见识到 Arm 授权安排的错综复杂 -- 在某些情况下,Arm 甚至会因此与客户形成直接竞争。在此过程中,Arm 的一些大客户选择加大内部芯片设计比重,希望借此突出自家设备的差异化,从而对 Arm 的商业模式构成了挑战。
Arm 凭借低功耗芯片设计在移动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市场研究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显示,去年,高通成为 Arm 架构芯片在移动设备领域的最大销售商。据估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上使用的 Arm 架构芯片总价值达到 351 亿美元,高通一家就贡献了 120 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苹果,这家科技巨头基于 Arm 架构为 MacBook 和 iPad 设计了芯片,其销售额达到 110 亿美元。
Arm 的授权费来自两种许可。一种称为技术许可,涵盖基于 Arm 架构的计算核心,这是电脑处理器的中央"大脑"。高通会购买 Arm 的 Cortex 核心,然后将其用于骁龙智能手机处理器。
Arm 的另外一种许可只能涵盖其基础的芯片架构。Nuvia 获得的便是这种许可,与之类似的公司大约有十几家,他们都以 Arm 的架构为基础来设计自己的计算核心。
Arm 会与每个客户逐一谈判授权条款,而且不会对外披露授权费率,但技术授权模式下的费率通常较高,因为 Arm 需要投入额外的工作设计计算核心。去年,Arm 的非授权收入(签署新的许可协议时收取的预付费)增长了 61%。但该公司的 15.4 亿美元授权收入依然占据营收的 58%,同比增长 20%。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师斯拉万・康多加拉(Sravan Kundojjala)估计,高通每年出售大约 3.5 亿至 4 亿个使用 Arm 核心的芯片组,每一个都要向 Arm 支付大约 80 美分的费用。但如果使用 Nuvia 的"凤凰"核心来代替 Arm 的 Cortex 核心,就有可能节省 40% 至 50% 的许可费。
高通在上月末回应该诉讼时表示,他们可以借助 Nuvia 的技术与 Arm 直接竞争,还可以与其他使用 Arm 专利以及使用英特尔 x86 芯片架构的公司竞争。高通还表示,他们预计将会在至关重要的智能手机市场使用 Nuvia 的核心,而这恰恰是 Arm 现有业务中最大的一块。
通过控制更多芯片设计流程来为自家产品营造更多优势的企业并非只有高通一家。苹果也在基于 Arm 的架构许可开发自己的计算核心,他们早在两年前就凭借首批 M1 芯片给整个科技行业带来了惊喜。
英伟达也是 Arm 的另外一个大客户,当该公司在 2020 年洽购 Arm 时,就同意支付 7.5 亿美元获得 Arm 技术的广泛授权。该交易中包含了架构许可,但英伟达最近表示,他们选择在最新的数据中心芯片中使用 Arm 的 Neoverse 核心。
拉斯冈表示,随着顶尖芯片公司纷纷投入更多资源,基于架构许可模式开发自己的计算核心,"Arm 通过一些客户获得的授权费似乎会降低。他们可能会有许多客户转向专利费模式,但这种模式的价值要大打折扣。"
市场研究公司 TECHnalysis Research 分析师鲍勃・奥多尼尔(Bob O'Donnell)补充道,此番转变可能迫使市场重新思考 Arm 的知识产权收费模式。"有人认为,Arm 以往收费不够高,所以应当上调架构授权费。"他说。康多加拉则表示,由于 Arm 的客户高度集中,大约五分之一的客户贡献了 80% 的授权费,导致该公司的营收面临更大的压力。
不过,在 IPO 之前因为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对簿公堂的情况并不鲜见。雅虎就曾在谷歌 2004 年 IPO 前起诉后者侵犯其拥有的一项搜索广告专利。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对 Arm 来说,目前的压力在于如何向潜在投资者证明,他们如何能在展望新增长阶段的同时,维持不错的授权费率。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