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 25%,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
CTOnews.com 11 月 2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产品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存在漏电、起火等各种隐患。
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产品抽查处处长苗雨晨介绍,本次抽查了 9 个省(市)107 家企业生产的 108 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发现 27 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 25%。经检验,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转换效率、常温下的有效输出容量、热滥用、过充电和无线电骚扰这 5 个项目上。
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国家监督抽查发现,有 8 批次移动电源过充电检测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分别是标称深圳哈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宝嘉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亿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产品。过充电项目是考核移动电源在保护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内部电池经受过电压、过电流连续充电时是否存在起火、爆炸的风险。过充电不合格就可能会导致移动电源发生起火和爆炸,威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这次国抽在 15 批次安全性项目不合格的移动电源中有 9 批次热滥用不合格,这个项目也是这次国抽检出不合格产品最多的项目,不合格产品的标称生产单位为标称深圳市福顺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倍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时赛莱科技有限公司等 9 家企业。热滥用项目考核了移动电源内部电池耐高温的能力,(不合格)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遭遇到高温环境就可能引发起火爆炸,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像夏天车里边温度会特别高,移动电源如果保存在汽车里的话它那个环境就属于高温环境。
这次国抽还发现有 9 批次移动电源常温下有效输出容量项目不合格,他们是标称迪辅乐生物(上海)有限公司、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时赛莱科技有限公司等标称生产单位生产的移动电源。其中有厂家宣称的额定容量为 4000 毫安时,实测输出容量为 2160 毫安时,仅为标称值的一半多,是这次国抽发现的额定容量虚标最严重的产品。
CTOnews.com了解到,自 2019 年移动电源国标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连续三年对这类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检测工程师称,如果移动电源安全项目不合格,说明产品具有过热、起火、爆炸等风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