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DNS 根服务器只有 13 台,到底科不科学
我们来展开今天的话题。
DNS 是基于 UDP 的应用层协议吗?
当我们执行 dig www.baidu.com 时,操作系统会发出 dns 请求,去询问 www.baidu.com 域名对应的 IP 是多少。
$ dig www.baidu.com; DiG 9.10.6 www.baidu.com global options: +cmd Got answer: -HEADER-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61559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3,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OPT PSEUDOSECTION:;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4000 QUESTION SECTION:;www.baidu.com. IN A ANSWER SECTION:www.baidu.com. 298 IN CNAME www.a.shifen.com.www.a.shifen.com. 298 IN A 180.101.49.12www.a.shifen.com. 298 IN A 180.101.49.11
此时,从抓包上来看,DNS 作为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确实是用了 UDP 协议。
传输层使用了 UDP 协议
但是,其实 RFC 5966 中提到。
# https://www.rfc-editor.org/rfc/rfc5966 This document updat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support of TCP as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DNS implementations.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大部分情况下看到 DNS 使用 UDP,但其实 DNS 也是支持 TCP 的。
当我们在 dig 命令里加上 + tcp 的选项时,就可以强制 DNS 查询使用 TCP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 dig +tcp www.baidu.com; DiG 9.10.6 +tcp www.baidu.com global options: +cmd Got answer: -HEADER- opcode: QUERY, status: NOERROR, id: 28411 flags: qr rd ra; QUERY: 1, ANSWER: 3, AUTHORITY: 0, ADDITIONAL: 1 OPT PSEUDOSECTION:; EDNS: version: 0, flags:; udp: 4000 QUESTION SECTION:;www.baidu.com. IN A ANSWER SECTION:www.baidu.com. 600 IN CNAME www.a.shifen.com.www.a.shifen.com. 600 IN A 180.101.49.11www.a.shifen.com. 600 IN A 180.101.49.12
此时再次抓包。
可以发现,在传输层,DNS 使用了 TCP 协议。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有 UDP 了还要用到 TCP?
我们知道网络传输就像是在某个管道里传输数据包,这个管道有一定的粗细,叫 MTU。超过 MTU 则会在发送端的网络层进行切分,然后在接收端的网络层进行重组。而重组是需要有个缓冲区的,这个缓冲区的大小有个最小值,是 576Byte。
IP 层分片后传输会加大丢包的概率,且 IP 层本身并不具备重传的功能,因此需要尽量避免 IP 层分片。
如果传输过程中真的发生了分片,需要尽量确保能在接收端顺利重组,于是在最保险的情况下,将 MTU 设置为 576。(有些过于谨慎,现在大部分场景下 MTU=1500)。
基于这样的前提,这个 MTU 长度刨去 IP 头和 UDP 头,大约剩下 512Byte。
所以才有了 RFC1035 中提到的,在 UDP 场景下,DNS 报文长度不应该超过 512Byte。
超过则会被截断。那数据包就不完整了,可能会导致下游没法正常解析数据。
但不可避免的是,总会有需要传大量数据的场景。
怎么办呢?那就改用 TCP 吧。
因为 TCP 本身会分段,分段后的长度正好小于等于 MTU 的长度。并且丢包后还会重传,因此可以确保数据正常传输。
所以说数据包长度大于 512 时,DNS 就需要使用 TCP 协议进行传输。
那既然 TCP 那么好,为什么不全用 TCP?
我们可以对比上面 UDP 和 TCP 的那两张图,会发现,除了 DNS 的请求和响应两个数据包,TCP 场景下还多了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这几个包。
咋一看好像也不算特别多。
我们再回去看下,通过 DNS 协议去查询域名对应的 IP 的过程。
将查询过程细分的话,是可以分为迭代查询和递归查询的。
迭代查询和递归查询是什么
迭代查询是指,发出 DNS 后,对方如果不知道这个域名的 IP 是什么,会告诉我有可能知道这件事的机器的 IP,我自己再去问有可能知道的机器,不断重复直到问到结果。
递归查询是指,发出 DNS 请求后,要求对方查好后直接给出最终结果。
看起来递归查询好像很方便,但其实是将查询的过程转嫁给了其他 DNS 服务器。所以很多时候,这两者是同时存在的。
举个例子。
比如还是查询 www.baidu.com 对应的 IP。
那本机在发出 DNS 请求时,会要求最近的 DNS 服务器将结果查好了再给回本机(step1),所以这时候是要求的递归查询。
本机是轻松了,然而最近的 DNS 服务器(有可能是你的家用路由器)却需要忙活起来了,它需要采用迭代查询的方式,最坏的情况下,它需要:
step2: 查询根域名服务器
step3: 拿到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的一级域名(com)服务器 IP,
step4: 再去查询一级域(com)服务器
step5: 得到二级域(baidu)服务器的 IP
step6: 查询二级域(baidu)服务器
step7: 得到三级域(www)服务器的 IP
step8: 查询三级域(www)服务器
step9: 得到 www.baidu.com 服务器的 IP
此时 DNS 服务器在将结果放入缓存后,会将结果给回本机(step10)。
可以看到,迭代查询和递归查询在这个场景中其实是同时存在的。
迭代查询和递归查询的报文特征
这在 DNS 的报头里也有体现。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Flags 字段中的 RD 和 RA 字段。
RD(Resursion Desired)是指客户端期望的查询方式。
・ 0:表示迭代查询
・1:表示递归查询
RA(Recursion Available)是指服务端实际采用的查询方式,它只会在响应包里出现。
・ 0:表示迭代查询
・1:表示递归查询
迭代查询和递归查询带来的影响
回到为什么 DNS 不全部改用 TCP 的问题上。
我们可以看到,DNS 请求中,涉及到的服务器其实非常多。
如果都用 TCP 的话,那就都需要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对于递归查询的那一方,其实还好,因为只会建立一次连接,发出一次请求接收一次响应就完事了。
但对于迭代查询的一方,就需要与众多服务器重复建立和断开连接。性能会有很大影响。
这时候估计大家也会想问。
那是不是不断开 TCP 连接,下次复用就好了?
不太好。
因为大部分 URL 所涉及到的域名服务器都不太相同,比如 www.baidu.com 和 www.xiaobaidebug.top 涉及到的一、二、三级域名服务器就不一样,因此也没必要维护 TCP 长链接做复用。
所以相比之下,在数据量较小的场景下,使用 UDP 就可以省下握手挥手的消耗,因此 UDP 才是更优解。
DNS 的 IPV4 根域只有 13 个吗?
确实是的。
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是 13 个 IP,不能再加吗?
这个,单纯是历史原因了。上面提到基于 UDP 的 DNS 报文不应该超过 512Byte,刨去 DNS 本身的报头信息,算下来大概能放 13 个 IP(IPV4)。
具体的计算过程不太重要,我就省略了,对计算过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这篇文章最下面的参考文献。
虽然现在大部分机器 MTU=1500 了,但由于还可能存在 MTU=576 的机器,需要向前兼容,因此也不建议随意调整。
但问题叒来了。
退一万步,就算所有机器的 MTU 都到 1500 了,是不是就没这个限制了?
嗯,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可以加,但没必要。
我们需要思考下为什么要加?
是因为觉得 13 个 IP 对应 13 台服务器,压力太大了吗?
还是说出于其他不可明说的因素考虑?
比如,很久以前看电视的时候,有位砖家提到 "全球 DNS 根服务器只有 13 台,其中 x 台部署在漂亮国,只要它们切断访问,那我们的网络就会受影响 balabala"。
但其实,13 个 IP 不代表只有 13 台服务器。准确点来说,应该说是 13 组服务器,每个组都可以无限扩展服务器的个数,多个服务器共用同一个 IP。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叫任播的技术。
任播是什么
我们知道,在传输的过程中,一台机器发消息给另一台机器,这叫单播(unicast)。
一台机器,发消息给本地网段的所有机器,那叫广播(broadcast)。
这两个都很常见,应该都没问题。
一台机器,发消息给的所有符合条件的目的机器里的其中一台,那叫任播(anycast)。
我们知道,全世界的网络设备,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这也是网络这个名称的由来。
我们假设有这么一个路由器,它想要访问某个 IP 的机器。从路由器到目的机器有非常多条路径,路由器可以通过跳数等信息来计算每条路径的成本,得到最优的路径。将最优路径汇成一张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由表。
比如下面的图里,绿色的线和红色的线都能到达同样的目的地,但显然,绿色的路径更短,所以路由表记录了成本更低的绿色路线。
那么现在假设我们将这个网状结构里的两个点的网络 IP 设为一样,路由器其实不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机器,对它来说,这只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都是通向同一个 IP。
这两条路径都能到同一个 IP,因此打到任意一个服务都能拿到想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了任播。
现在我们再加个条件,路由器和其中一台机器都在国内,另一台机器在国外。对路由器来说,由于国内的机器离得近,传输成本低,而国外的机器远,传输成本高,所以路由器生成的最优路线是打到国内的机器。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只要镜像一份国外的 DNS 域名服务器信息到国内机房里。我们就不再需要请求国外服务器了。
所以,就算其他国家的根域名服务器挂了,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事实上国内已经有非常多的镜像服务器了,稳得很。
那稍微扩展一下,假设在上海和广东都设置了相同 IP 的镜像服务,那对于上海的用户来说,他们的路由器会优先将请求打到上海的镜像服务。而广东的用户则会优先打到广东的机器里,从而实现了就近访问。
上海的镜像服务挂了,那对应的上海用户路由器里的路由表,就会将路径更新为广东的镜像机器。上海用户的请求就会打到广东的镜像服务中。从而实现高可用(或者说灾备)。
看起来,利用任播既能做到负载均衡,还能实现高可用,这跟 nginx 很像啊。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有任播技术,那为什么还要用 nginx?
nginx 作为常见的反向代理服务器,背后可以连 N 个服务端。当客户端想要请求后端时,客户端根本不需要知道是哪个服务器在为它提供服务,只管拿 nginx 最后返回的结果就行了。像这种,屏蔽掉具体有哪些服务器的代理方式就是所谓的反向代理。
正因为不知道背后有哪些服务器,因此可以做到无限扩展,挂了一台其他也能顶上,因此实现了负载均衡和高可用。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有 HTTP 协议,还要有 websocket 协议?》,提到过对于网络游戏场景,需要有服务器主动推数据到客户端。由于 nginx 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会建立 TCP 长链接,因此客户端在收到服务端的消息之后,能沿着这条连接响应服务端。
而如果这时候不用 nginx,单纯使用任播,那服务器将消息主动推给客户端之后,客户端响应时,消息不保证还能给回原来的服务器。毕竟"任播"的含义就是,只要能访问任意一台服务器就行了。
因此任播并不能代替 nginx。
当然这两个本来也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拿来比较其实并不合适,我只是举了个反例来帮助大家捋一捋两者之间的差异。
总结
・DNS 在传输层既能使用 UDP 也能使用 TCP 协议。当传输数据量小于 512Byte 时会使用 UDP,否则使用 TCP。
・ 虽然根域只有 13 个 IP,但不代表只有 13 台服务器,准确的说,应该是十三组服务器,每组服务器都共用同一个 IP,国内已经有非常多的镜像服务器,利用任播技术,只要能就近访问到其中一台就行了。
・ 国内国外如果都有相同 IP 的目的机器,那对于路由器来说,无非就是有两条路径可以抵达相同的目的地,一个远一些,一个近一些。基于成本,会将更近的路径放到路由表中。
・ 任播技术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但它跟 nginx 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不能替代 nginx。
参考资料
《Why 13 DNS root servers?》
https://miek.nl/2013/november/10/why-13-dns-root-server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白 debug (ID:xiaobaidebug),作者:小白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