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艾凤杰:关键技术被“卡脖子”是国内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巨大问题
CTOnews.com 4 月 19 日消息,在今日的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产品总监艾凤杰表示,目前国内智能化基础技术较为薄弱,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已经成为国内行业智能化转型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艾凤杰认为,虽然未来智能化将逐步走向重应用,轻基础,但现阶段智能化仍处于比硬件、比算力的阶段。国内在 AI 算法,智能交互技术研究等领域仍为较为薄弱。
众所周知,比亚迪汽车最值得乐道的地方在于旗下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而其辅助驾驶系统却常常遭人诟病,甚至有很多车型一年到头都很难看到几次 OTA 系统更新。
去年 6 月时,王传福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汽车电动化时代,比亚迪通过自研三电技术、汽车芯片、供应链垂直一体化等深厚布局,取得销量爆发,以突破万亿市值完美收官上半场。
在智能化方面,无论是智能座舱系统的整体体验,还是辅助驾驶性能,亦或者细分为主控芯片、AI 芯片、操作系统、算法、雷达、摄像头等软硬件方面,比亚迪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单论芯片,比亚迪半导体积累多年的制造能力自然可胜任,但自动驾驶芯片难就难在算力,自动驾驶级别越高要处理的数据就越多,所需要的算力也越高,这于比亚迪而言是完全空白的领域,比亚迪的智能化时代才刚刚起步。
今年 3 月,英伟达宣布,从明年开始,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在其全系列车辆中使用英伟达 Drive Orin 集中式计算平台,进一步扩大其王朝、海洋系列汽车的多种车型中对 DRIVE Orin 的使用,将更安全和智能的汽车推向市场。
英伟达和比亚迪都相信,未来的汽车将是可编程的,从基于许多嵌入式控制器发展到高性能集中式计算机 -- 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软件更新来交付和增强功能。
英伟达 DRIVE Orin 是目前市场上性能最强的车用处理器,自去年投产以来便已成为该行业中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出租车、班车和卡车的首选 AI 引擎,详情可见CTOnews.com此前报道。
相关阅读:
《比亚迪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开发基于 NVIDIA DRIVE 的王朝、海洋智能汽车》
《比亚迪基于地平线征程 5 芯片自研的 BEV 融合感知方案 2023 年内量产》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