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西工大合作,面向飞行器的首个流体力学大模型“秦岭・翱翔”发布
CTOnews.com 11 月 7 日消息,据雁塔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消息,2023 中国(西安)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于 11 月 4 日在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由西北工业大学与华为联合研发的首个面向飞行器的流体力学大模型"秦岭・翱翔"正式发布。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张伟伟教授,昇思 MindSpore 业务总经理、华为中央软件院分布式并行计算实验室主任丁诚和西安昇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EO 祁海平共同启动发布仪式。
"秦岭・翱翔"大模型是西工大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携手华为 AI4Sci Lab 在国产开源流体计算软件风雷的基础上,依托昇腾 AI 澎湃算力及昇思 MindSpore AI 框架共同研发的面向飞行器流体仿真的智能化模型。CTOnews.com附官方介绍如下:
大模型通过打造智能通用的流体力学软件平台与流体工业全场景应用底座,旨在实现全场景流场准确预测。同时结合业界领先的数据同化、AI 湍流模型、流场快速预测等技术,支撑流体力学大模型的基础构架。
具体地,大模型采用自研多级分布式并行自适应框架,多层级融合流体力学经典理论和人工智能方法,构造数学物理关联特征、开展多范式一体化建模、搭建不变性可实现性多模态统一框架。同时,在模型算法设计、混合精度加速,以及数值求解耦合并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验证,实现了高置信度流场重构、全速域湍流场求解和复杂流场近实时预测。
"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模块一:AI 湍流大模型
AI 湍流大模型是面向工程高雷诺数的人工智能湍流模型。该模块能够以数据驱动和物理嵌入的形式,完全代替传统偏微分模型。基于领先的建模框架和对流体特征的深刻认识,AI 湍流大模型能够实现对多尺度复杂湍流场的更高精度求解。在二维 S809 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案例中,与实验值相比,AI 湍流模型平均相对误差 < 5%;模拟精度较传统 SA 湍流模型提高 3 倍以上。对于千万量级网格的典型三维翼身组合体跨声速绕流模拟案例中,气动力平均误差 < 1%,湍流模型求解效率提高 4 倍以上。
"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模块二:流场预测大模型
流场预测大模型是端到端复杂流场快速预测模型。该模块基于对深度学习方法和流体力学理论的深度融合,在变换域视角下开展流场建模,实现了对二维翼型以及百万量级网格机翼复杂流场的高效高精度预测。流场预测大模型包括:端到端建模、近实时推理、壁湍流表征、全流场预测。在典型案例中,流场预测大模型将单个机翼样本的耗时从小时级缩短到秒级,实现 5 个数量级加速,分布载荷和集中力相对误差小于 1%。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