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民生“假政策”误导公众、造 AI“伪新闻”触碰底线,多个账号被依法处置
CTOnews.com 11 月 8 日消息,CTOnews.com从"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获悉,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 10 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臆测编造民生政策、利用 AI 虚构案事件、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传谣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谣言性质恶劣,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账号已受到依法处置。
编造民生政策谣言误导公众。10 月,有自媒体利用网民对社保、医疗等民生话题的关切,编造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不实信息,骗取流量、损害社会信任,造成负面影响。如假冒权威发布"2024 年医保缴费新政: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X 省将推行按工龄退休"等假消息,误导公众;编造"护照号码 EL 开头的为失信人员"谣言,将"个人征信"与护照号码无端关联在一起,制造耸动;借"秋粮收获"之际造谣"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企图扰乱市场秩序进而从中牟利。还有网传"上海成功申办 2036 年夏季奥运会""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等不实信息,均为个别网民捏造。这类谣言迷惑性强、传播速度快,严重干扰社会认知和预期。
滥用 AI 技术造谣值得警惕。个别网民为博眼球、蹭流量,蓄意编造传播耸人新闻,触碰法律红线。10 月份网传多起所谓的"爆炸事故"、恶性刑事案件,事后均被证实为网络谣言。如利用编程和 AI 技术编造"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安徽泾县发生校园伤人事件,多人伤亡"等恶性谣言,凭空捏造"西南大学药学院发生爆炸""河北保定化粪池爆炸致 1 死 5 重伤"等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在"三人成虎"的传播效应之下,网民若不明就里、轻易相信,就会成为谣言传声筒,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干扰视听。10 月份,成都崇州 2 岁女孩被恶犬咬伤、4 岁女童上海海滩走失,两起事关孩子的人身安全事故刺痛公众神经。在事实未明之前,网络上却随之出现不少"脑补式谣言",如"2 岁女孩先用石头丢狗才被咬""咬人犬只系女童自家养,在自导自演""被咬女童离世""海滩走丢女童父亲是继父"等无端揣测接连冒出。许多"阴谋论"无关真相,却制造信息混乱。造谣者把当事人家属的巨大悲痛、焦虑当成引流、泄愤的工具,不仅损害当事人及家属的正当权益,影响事件正常应对处置,也伤害了广大网民的朴素感情。
面对各类网络谣言,网信部门坚持重拳出击,加大打击力度,指导网站平台强化监测查证、开展排查整治。10 月 24 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通报"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广州地铁遭恐怖袭击""上海成功申办 2036 年夏季奥运会""护照号码 EL 开头为失信人员"等多个违法违规典型谣言案例,依法查处"地产宝妈""俪居美学践行""温特儿"等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造谣传谣账号 1781 个,有力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进入 11 月,伴随着各电商平台"双十一"大促活动的到来,电信诈骗或进入高发期,与物流快递相关的不实信息也会增多。消费者要防范违规促销套路和各类电信诈骗,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避免信息泄露及因此带来的损失。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纷繁芜杂的网上信息,务必提高警惕,增强谣言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合力铲除网络谣言生存土壤,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3 年 10 月辟谣榜:
2024 年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多地将推行按"工龄退休"?
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
护照号码 EL 开头的为失信人员?
收到短信称"航班取消",提示旅客可以获赔?
上海要申办 2036 年夏季奥运会?
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
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西南大学药学院爆炸?
狂犬病潜伏期长达十几年?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