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者首次实验发现磁霍普夫子,为未来磁性材料等发展提供新思路
CTOnews.com 11 月 23 日消息,CTOnews.com从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公众号获悉,该校教授取得突破性发现!华南理工大学郑风珊教授联合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Nikolai S. Kiselev 博士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Filipp N. Rybakov 博士等学者,共同在晶体中直接观察到磁霍普夫子(Hopfion)。相关成果以"Hopfion rings in a cubic chiral magnet"为题发表在 Nature 上。
其中,郑风珊教授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Nikolai S. Kiselev 和 Filipp N. Rybakov 为共同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霍普夫子"以德国数学家海因茨-霍普夫(Heinz Hopf)的名字命名,其概念由来可追溯到由英国物理学家托尼-斯凯尔姆(Tony Skyrme)在 1962 年首次提出的"拓扑孤子"。2009 年,科学家首次在磁体中发现了拓扑孤子,为了纪念 Skyrme,将其称为 Skyrmion(斯格明子)。
一般认为,磁斯格明子是由电子自旋在空间上构成的一类二维旋涡状结构,从样品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形成了斯格明子弦(String)。理论上,如果把两个末端连接起来,会进一步形成一类三维拓扑磁孤子 -- 磁霍普夫子。但目前为止,实验上尚未发现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磁霍普夫子的存在。
该联合团队利用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磁成像技术和微磁学计算,在立方铁锗合金中观察到了与斯格明子弦耦合的霍普夫子,并提供了诱导产生这类霍普夫子的实验方法,取得了高度可重复的实验结果。该形核方法通过改变外部磁场的方向,同时保证磁场足够弱,以确保斯格明子弦在转换过程中保持完整,也得保证磁场足够强,足以改变样品边缘材料的磁状态;通过来回切换磁场方向,这种边缘调制的闭合磁结构会持续稳定存在,进一步通过增加磁场强度,形成与斯格明子弦耦合的霍普夫子。
此外,本研究也提供了统一的斯格明子-霍普夫子的同伦(homotopy)分类,并深入探讨了手性磁体中拓扑孤子的多样性。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未来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学和非传统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也为新型功能器件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上一篇
苹果新款 iPad Air 信息汇总:新增 12.9 英寸机型、升级 M2 芯片、支持 Wi-Fi 6E 和蓝牙 5.3
CTOnews.com 11 月 24 日消息,苹果于 2022 年 3 月发布 iPad Air,至今已超出 600 天没有更新该产品线了。国外科技媒体 MacRumors 在最新博文中,汇总了关于
- 下一篇
苹果 iOS 18 前瞻:提高 Siri 智能化,改善和安卓手机互通
CTOnews.com 11 月 24 日消息,距离苹果发布 iOS 18 系统,预估还有 7 个多月时间,不过目前已经有不少关于苹果新版系统的爆料和已知内容,国外科技媒体 MacRumors 在最新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