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和IDEA为什么都不推荐使用@Autowired注解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Spring和IDEA为什么都不推荐使用@Autowired注解的相关知识点,内容详细,逻辑清晰,相信大部分人都还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Spring为什么不推荐使用@Autowired 注解
背景
做开发的同学可能都会发现, idea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Autowired
注解上添加了警告
警告内容是: Field injection is not recommended
, 译为: 不推荐使用属性注入
我们点击右侧三个小点查看描述, 可以看到信息如下图
原因详情描述: Inspection info: Spring Team recommends: "Always use constructor based dependency injection in your beans. Always use assertions for mandatory dependencies".
译为: Spring 团队建议: 始终在您的 bean 中使用基于构造函数的依赖注入。始终对强制依赖项使用断言
原因
为什么 Spring 建议我们在Bean中使用构造注入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 Spring的依赖注入(DI)方式
Spring常用的注入方式有: 简单类型注入, 集合类型注入, 域属性自动注入, 自动注入的类别, 空值注入, 构造注入
可以简化为: 属性注入, 构造方法注入, set 方法注入
下面, 来用代码展示下三种方式注入
属性注入
可以看到, 我们开发最常用的就是属性注入
@RestControllerpublic class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set 方法注入
set 方法注入也会用到@Autowired
注解,但使用方式与属性注入有所不同,
属性注入是用在成员变量上,而set 方法的时候,是用在成员变量的Setter函数上。
@RestControllerpublic class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Controller { private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this.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构造方法注入
Constructor Injection是构造器注入,是我们最为推荐的一种使用方式。
但是, 每次注入都按照这样的流程去构造注入的话, 会显得比较麻烦.
至于如何去简化这一步骤, 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看.
@RestControllerpublic class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Controller { final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public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Controller(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this.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
三种方式对比如下
使用属性注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基于属性注入的方式, 违背单一职责原则
因为现在的业务一般都会使用很多依赖, 但拥有太多的依赖通常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而这显然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
并且类和依赖容器强耦合,不能在容器外使用。
基于属性注入的方式, 容易导致Spring 初始化失败
因为现在在Spring特别是Spring Boot使用中, 经常会因为初始化的时候, 由于属性在被注入前就引用而导致npe(空指针错误),
进而导致容器初始化失败(类似下面代码块). Java 在初始化一个类时,
是按照 静态变量或静态语句块 –> 实例变量或初始化语句块 –> 构造方法 -> @Autowired 的顺序。
所以在执行这个类的构造方法时,person 对象尚未被注入,它的值还是 null。
通过@Autowired 注入, 又因为是 ByType 注入, 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两个相同的类型bean
如下代码快, 就会产生两个相同的Bean, 进而导致Spring 装配失败
//2. 基于属性注入的方式, 容易导致Spring 初始化失败@Autowiredprivate Person person;private String company;public UserServiceImpl(){ this.company = person.getCompany();}//3. 通过@Autowired 注入, 又因为是 ByType 注入, 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两个相同的类型beanpublic interface IUser { void say();}@Servicepublic class User1 implements I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ervicepublic class User2 implements I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ervice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IUser user;}
解决
如果一定要使用属性注入, 可以使用 @Resource
代替 @Autowired
注解@Resource
的作用相当于@Autowired
,只不过@Autowired
按照byType
自动注入。
如果我们想使用按照名称byName
来装配,可以结合@Qualifier
注解一起使用。
如果可能的话, 尽量使用构造注入
Lombok提供了一个注解@RequiredArgsConstructor
, 可以方便我们快速进行构造注入, 例如:
@RestController@RequiredArgsConstructorpublic class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Controller { final Appointment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numberConfigurationService; }
同时需要注意:
使用@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注解需要导入Lombok 包 或者安装lombok 插件
org.projectlombok lombok 1.18.16
必须声明的变量为final
根据构造器注入的,相当于当容器调用带有一组参数的类构造函数时,基于构造函数的 DI 就完成了,
其中每个参数代表一个对其他类的依赖。基于构造方法为属性赋值,容器通过调用类的构造方法将其进行依赖注入
思考
为什么推荐使用@Resource,不推荐使用@Autowired
通过对问题1 的梳理, 我们可以知道.
因为@Autowired
注解在Bean 注入的时候是基于ByType
, 因此会由于注入两个相同类型的Bean导致装配失败
@Resource
的作用相当于@Autowired
,只不过@Autowired
按照byType
自动注入。
如果我们想使用按照名称byName
来装配,可以结合@Qualifier
注解一起使用。
@Resource
装配顺序:
①如果同时指定了name和type,则从Spring上下文中找到唯一匹配的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出异常。
②如果指定了name,则从上下文中查找名称(id)匹配的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出异常。
③如果指定了type,则从上下文中找到类似匹配的唯一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或是找到多个,都会抛出异常。
④如果既没有指定name,又没有指定type,则自动按照byName
方式进行装配;如果没有匹配,则回退为一个原始类型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则自动装配。
因此, 如果一定要使用属性注入, 可以使用 @Resource 代替 @Autowired 注解
@Autowired, @Qualifier, @Resource, 三者有何区别
@Autowired
: 通过byType
方式进行装配, 找不到或是找到多个,都会抛出异常。@Qualifier
: 如果想让@Autowired
注入的Bean进行byName
装配, 可以使用@Qualifier
进行指定@Resource
:作用相当于@Autowired
,只不过@Resource
默认按照byName
方式装配, 如果没有匹配, 则退回到byType
方式进行装配
以上就是"Spring和IDEA为什么都不推荐使用@Autowired注解"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都有很大的收获,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识,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请关注行业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