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Azure和IDC机房的对比分析
这几天遇到快搞定的客户出了点妖蛾子,突然要我们提供一版Azure与IDC机房的对比,然后就给做了些整理,如下:
Azure 与 IDC基本对比
IDC部署 | Microsoft Azure部署 |
需要用户购买或长期租赁物理机器 -固定的IT资源投入,无法根据需要灵活改变IT资源大小 -无法根据使用量按需付费,是一个固定费用 | 同时提供基于虚机托管的IaaS服务与支持新的云计算应用开发部署的PaaS 平台 -用户可以动态调整实际IT 资源的大小 -用户按照实际的IT资源使用量付费 |
非常有限服务保证的企业服务平台 没有财务保证的的SLA,没有真正用户关心的计算,存储等服务的SLA | 企业级云平台 企业级就绪的云服务平台,提供财务保证的服务等级保障协议(SLA) 和对应企业级服务支撑 |
各种不同标准的机房,软硬件需要用户投资 所有的软硬件投资需要用户,没有LoadBalance,防火墙,防DDOS***系统 | 高标准机房与软硬件配置 T4 机房,数据中心内万兆互联,Load Balance,防火墙,防DDOS*** |
没有异地数据中心提供异地灾备 | 异地数据中心同步与灾备 通过上海北京两个数据中心提供更好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服务 |
二三级的互联网接入,远离骨干网 | 最好的互联网接入与数据中心选址 上海和北京,高带宽,低时延,1跳进主干网 |
单一运营商互联网接入 | 多运营商的互联网接入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
没有CDN服务 需要用户自己直接寻找第三方CDN供应商 | 最好的 CDN 服务 超过700的布点 |
更高的成本,更低的ROI,更差的服务 | 更低的成本,更高的ROI,更好的服务 |
运维对比
如何响应
IDC: 除了基本的硬件设施(空调,电力,外网出口等),其他均需要企业IT人员自行运维,遇到需要进入IDC进行运维的情况,需要提早一天提交运维人员身份ID,很大程度影响紧急事件。
Microsoft Azure:7 * 24小时线上售后运维,基础设施提供财务保证的服务等级保障协议(SLA)
硬件升级
IDC: 企业IT需要计划完整的升级规划,任何风险可能导致系统宕机和业务停顿,复杂的升级流程导致升级周期漫长
Azure:企业IT无需自己关心硬件升级问题,每次升级我们都会提早2周通知用户升级的时间点。
灾备方案对比
IDC 与 IDC 灾备 | Microsoft Azure 与 IDC 灾备 | |
数据复制 | 通过存储或第三方复制软件 | 通过Azure站点复制或第三方复制软件 |
虚拟化 | 用户自己或找其他供应商部署、运维虚拟化环境 | 微软提供和运维整个虚拟化环境 |
网络设计 | 复杂的网络设计,需要满足生产、复制、监控网络的需求。不同的网络设备有不同的管理界面和方式,很高的管理成本 | 通过SDN定义系统网络,一个界面管理所有网络和信息 |
部署周期 | 2个月到6个月的部署周期 | 2周到1个月的部署周期 |
数据保留 | 每个站点只有一份数据,额外的副本需要增加额外的软硬件成本 | Azure至少自动保留3个数据副本,最多6个数据副本,实现2个站点以外第三个站点的数据备份(跨1200公里);同时2个Azure站点之间通过2条10G的专线连接 |
业务增加时的灵活性 | 需要重新购买IDC租赁机柜和软硬件,无法满足快速业务要求,如临时促销活动 | 直接增加Azure 服务,无需走任何流程,最短时间内部完成部署 |
业务减少时的灵活性(促销活动结束) | 闲置所有新增硬件,等待下一次促销 | 关闭所有促销需要的服务,结束额外成本支出 |
网络级别故障切换 | 需要购买internet 网络转移设备,复杂的配置和运维,高昂的成本 | 通过Azure traffic manage 实现快速的网络级别的故障转移 |
成本分析 |
这里面只是一些针对该客户的对比,有可能有借鉴意义,但不一定是哪里都可以用。Share给大家~